12、路途中

睡觉是和衣而睡,已经入秋,夜里头天气转凉,冷就算了,一旦衣服被露水打湿,极易生病。刘意裹着衣服躺下,不远处小毕

他们围着火堆说话,边上就是阿史,她睁着看了会,慢慢闭上眼。

有过头一天的颠簸,第二天刘意再上马车时,脸都是僵的。熬了整整一天,总算到了小毕口里的驿站。

刘意:要死了。

人马在驿站休整,吃好喝好继续北上,离开雒阳后,周遭越发荒凉,再好的山水都会看腻,刘意一开始见啥都夸漂亮,后期看什么都想下锅。没办法,旅途过于无聊,吃的又不好,刘意现在满脑子都是肉。

驿站的稀少导致这支队伍很不好过,好在刘意行头够嚣张,每每经过城镇都能向豪族地主敲上一笔,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作为一个公主,当地的豪族往往是拿出最好的东西款待刘意,马饿瘦了换良驹,衣服旧了送新的,干粮都帮忙备好,一分钱都不好。

生怕刘意受了委屈,回头喷他们怠慢皇族。

刘意不得不感叹民风淳朴。就这样厚颜无耻打秋风,半饥半饱走了半月,刘意碰到了难题。

流民。

那是生于和平年代的刘意不曾见过的画面,一群人机械往前行进,衣不遮体,表情麻木,裸露的躯干瘦到不可思议,大人走在最前头,老人和孩子跟在后面,拉开一段距离,孩子还很小,他们瘦弱的身体有一个不匹配的肚子,饱满到下一秒就能炸开。

骑吏驱马护在刘意左右,拔开佩剑震慑流民。有流民看到刘意,上前想要寻求刘意帮助,被骑吏拦下。

“不要伤害他们,赶走就可以了。”

骑吏得令,转而拿鞭子驱散流民,吃痛的流民果然不敢再上前,悻悻离去。阿史坐在刘意身边,手里抓着一个烧饼,上面洒了芝麻。

“收回去。”刘意说,“不要让我说第二次。”

阿史垂下脑袋,嘴角抿得紧紧的,没有说话。

刘意没再看阿史,她问骑吏,“此处可有世家豪族?”

骑吏已在上个城镇问清楚,“荥阳郑氏。”

刘意对这些世家大族不是很清楚,小毕反倒如数家珍,荥阳郑氏有过一位尚书仆射,为人朴素,曾有‘郑卿屐声’之美谈,顺带一提,当时的皇帝是哀帝,断袖一说便是由他而来。

你那些奇奇怪怪的祖祖辈辈。

郑氏到这一代依然繁荣昌盛,不乏大儒名流之辈,乃是真正的名门望族。

刘意点头,“执我手令去拜访郑氏。”

骑吏领命先行,剩下的人等流民离开后,继续前行。

进城后刘意打量起周遭环境,好似刚才无事发生,阿史忍不住,“公主,我们带来的干粮还有剩余,眼下又要去拜访郑氏,大可把吃的给他们。”

刘意没有答复,她在注视这座城池,似乎在想象今夜的宴席有多丰富。

名门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