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开城门恭王手段

刘文谦插了一句嘴,“皇兄,长乐她们还好不好?”

皇帝回答的不具体,“怀瑜在西北堪大用,孩子们会受些惊吓,想来无大碍。”

刘文谦这才放下心来。

皇帝累狠了,李太后看了出来,又带着刘文谦走了,让人送他出宫,给了许多赏赐。

刘文谦急匆匆回了家,一进门就闻到了饭菜香。

今日诚王府解禁,郑太太亲自带着两个老仆去采买了许多吃食回来,做了一桌子清淡的菜。

刘文谦在李太后宫里只喝了粥,见到一桌子菜,肚子又忍不住咕噜咕噜起来,“大哥大嫂这些日子跟着我受苦了。”

三个人一起坐了下来,也不分男女,高高兴兴吃了顿像样的晚饭,郑太太怕郑老爷伤了肠胃,只允许他吃一点荤菜,还是清炖的。

诚王府那些在外的仆人们听说王府解禁,又纷纷找了回来。刘文谦留下了一些忠心的,至于中途和别人家眉来眼去过的,一概不要。他一个人在家里,不需要那么多下人。

皇帝的回归,让京城迅速稳定了下来。

他一边盯着北边战事,一边开始处理家事,连发几道圣旨。

第一,先太子不尊诏令,废除太子位,赐白绫;第二,周家与太子岳家谋反,诛九族;第三,封高淑妃为贵妃,升四皇子为亲王。三皇子本就是亲王,封无可封,干脆封他娘做个贵妃算了。

太子收到白绫后,要求面圣,皇帝答应了他。

深更半夜,二皇子又到了勤政殿。

他多喜欢这个地方啊,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又做了几个月皇帝,对这里十分熟悉,许多地方的布置还根据他的喜好进行过改动。

二皇子也没行礼,直接坐在了皇帝身边铺着明黄色软垫的小凳子上,“父皇,儿臣来和父皇辞行。”

皇帝正低头看折子,听见这话,抬起了头。

他看着这个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儿子,心里百感交集。从二皇子出身开始,因为母亲受宠,他在兄弟们中间就很耀眼。又因为聪慧,多少年来一直和嫡长子分庭抗礼。很多时候,他甚至比大皇子都更得大家看重。大皇子没去守皇陵之前,大家看了二皇子,都忍住不感叹一声,这要是嫡长子多好啊。

是啊,那时候连皇帝自己都遗憾,这要是嫡长子多好啊。

有了这个遗憾,他就动了心思,想尽了一切办法,把他变成了嫡子。

可谁也没想到,他的结局是这样。

二皇子见到了老父亲眼里的悲痛,反倒笑了,“父皇,您不必难过。儿臣做过皇子,做过太子,做过皇帝,这辈子也不算白活。儿臣要走了,想和父皇说几句知心话。”

皇帝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感情,“你说。”

二皇子问他,“父皇,儿臣想听真心话,在您心里,儿臣是不是比大哥强一些?”

皇帝没有承认,“你们兄弟,各有优劣。”

二皇子咳嗽了两声,“父皇,儿臣去后,母妃会受到牵连吗?”

皇帝回道,“罪不及出嫁女。”

二皇子点头,“儿臣知道了,多谢父皇,儿臣还想告诉父皇一个消息。”

皇帝把双手搭在了腿上,“你说。”

二皇子忽然笑得露出了一口白牙,“父皇,您知道那石头是谁放的吗?儿臣知道。”

皇帝忽然大怒,“住口!”

二皇子笑了,笑着笑着又咳嗽了起来,“父皇您看,人心不是规矩可以管住的。皇兄守皇陵守了这么多年,大家都说他惯爱用妇人手段,可这回这妇人手段却奏效了。一块大石头,让我们父子争了起来。”

皇帝把手里的铜炉一扔,吩咐旁边人,“送他回去。”

二皇子被人送走了,勤政殿里恢复了安静。

皇帝一个人静静坐在那里,旁边的贴身内侍一动不敢动。

二皇子说的事情,皇帝前两天就知道了。人人都以为大皇子已经退出了,他却在最紧要的关头,玩了这么一手。要不是孙皇后和孙侯爷这回都立了功劳,皇帝也不会忍到现在。

皇帝想了许久,让人又把孙皇后叫来了。

夫妻两个经历了这次的动乱,孙皇后又恢复了过去的安静淡然。

皇帝心里十分纠结,他不知道要怎么处置大皇子,“梓潼,朕不是个好父亲。”

孙皇后半晌后回了一句,“陛下是个好皇帝。”

皇帝摇头,“朕也不是好皇帝,这回让百姓跟着遭殃。”

孙皇后安抚了一句,“陛下已经尽力了。”

皇帝直直看着孙皇后,“梓潼,山石是大郎放的,你知道吗?”

谁知孙皇后一点不惊慌,“陛下,臣妾刚开始不知道,后来也猜到了。”

说完,孙皇后起身跪下了,“臣妾教子不严,请陛下责罚,臣妾愿为他担下一切罪责。”

皇帝没有扶起她,只说了一句话,“朕知道了,你回去吧。”

孙皇后又道,“陛下,臣妾知道,大郎罪无可赦,求陛下看在夫妻多年的份上,饶他一条性命,臣妾愿用皇后位置来换。三皇子立了功劳,如今居长,高贵妃贤良,可堪为后。陛下,臣妾做这个皇后,也做的很累,臣妾想去和大郎一起守皇陵,以后再不回京。”

皇帝听见这话,对皇后道,“皇后,你莫要多言。大郎做的事情,和你无关。朕知道那个孩子,是个死脑筋,从来听不进别人的劝。”

打发走了孙皇后,皇帝犹豫了两天,还是心软了。他废除了大皇子的恭王王爵,恭王一系的儿女,全部贬为庶人。对外的理由是恭王私自出皇陵,不敬先皇。

同时,前太子死后,他的儿子们,除了孙良娣的那个孩子被脸上刺字发配,其余全部处死。

大皇子的错是杀害亲爹,皇帝知道自己对不起这个儿子,他心里有怨气,废除他的爵位后不再追究,且孙家这回和高家谢家一起打开城门,也算立了功劳,两厢低过。

前太子不一样,亲爹只是受了伤,他就慌忙登基,且拒不认亲爹,造成胡人入关,是大周的罪人,故而他的儿子们都没保住。孙良娣的那个孩子,也是皇帝看在孙家的面子上留下来的。

孙良娣成庶人,儿子被发配,她带着被刺字的儿子一起去了边关,和京城切断了一切联系,从此在那边做个普通人。

而此时,身在皇陵的大皇子却笑得异常开心。父皇啊父皇,怎么样,一块大石头就让你的好儿子露出了獠牙,他也没比儿臣好多少。

大皇子一点不在意自己被废了爵位,他私自想尽办法放了山石,放过之后他就联系上了孙侯爷。

孙侯爷听说外甥做的这事儿后,惊的差点上吊。恭王和孙家一体,外甥做了这样的事情,他也跑不掉啊,他又忙着给大皇子擦屁股。

还没等他动作呢,太子要登基了,孙侯爷干脆不再理事,任由太子登基算了。要真是老皇帝回来了,恭王和孙家都要挨教训。外甥这样一闹,说不定正中太子下怀。太子登基,孙家好歹还有个舅舅的名分在,就算权力不如周家,也不至于彻底败落了。过个几十年,谁知道是个什么样子呢。

等皇帝杀回京城,孙侯爷立刻又改变了主意,开城门,迎接皇帝回京。他立了这样的功劳,皇帝总不能还和他算账。至于大皇子的事情,那是你们父子之间的账,不能算到我头上。而且,以孙侯爷对皇帝的了解,皇帝肯定不好意思到处嚷嚷他儿子放了块大石头要砸死他!

太子不认爹已经让皇帝没脸,天下人要是再知道恭王的事情,皇帝自己都会被人诟病,父子失和到这种地步,肯定皇帝的德行也有问题。

果然不出孙侯爷所料,恭王废了,孙家和孙皇后安然无恙。孙侯爷看开了,只要能保住孙皇后,孙家好生教导子弟,家族就倒不了,外戚看着热火烹油,来得快去的也快。你看那周家,前几天还嚣张跋扈,现在都人头落地了。

要说最大的赢家,怕是恭王了。他就放了一块石头,老二登基,然后废了。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没希望了,要是老二上位,他还能活命?

这下子好了,他只是丢了爵位,却把最大的敌人干了下去,从此不管谁上位,再也不会盯着他这个成了庶人的嫡长子了。

大皇子仍旧在皇陵里,却过起了潇洒的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早上好呀!感谢在2020-11-2719:09:392020-11-2818:56: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伊墨苒100瓶;球球球cat、燕儿飞20瓶;大悲揭叶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