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国方面率先挂断了会议。
宓茶挥手,让其他人先行离开,只留下了外交大臣沈芙嘉和百里月。
百里月拿过助理做的会议记录在一旁整理,顺便给宓茶还有沈芙嘉添了水。
两个小时前,汉国提起了当年的盟约,要求尧国对禹国实行粮食制裁,同时派出军队攻打禹国。
“这件事……”宓茶揉着眉心,“还是得和郁姨他们好好商量一下。”
沈芙嘉倾身,搭上了宓茶的手,担忧地凝望她,“你呢,你想战么?”
禹国对宓茶来说非常特殊,那里不仅存在着百里族血海深仇的敌人,也存在着让宓茶放不下的人……
宓茶半敛眼睑,徐徐道,“我们还有战的力气么?”
两人都沉默了下来。
当天晚上,王宫内召开了最高会议,不仅有郁思燕、樊景耀、严煦等人参加,连远在北清的柳凌荫、付芝忆、平陵等人都一同参与其中。
沈芙嘉向众人转述了汉方的意向,就接下来的回应做出讨论。
财政大臣宓军道,“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和南大陆的贸易有六成以上是通过了汉国的港口。在和北清的战争落幕之前,或者说在新的港口落实之前,我们依旧需要汉国。”
整个尧国只有一个小小的蓝石海湾作为港口,这样的吞吐量显然是不够的。
因此,尧国和其余国家达成了合作,从西大陆过来的贸易,有三分之二转移到了宋国。
而南大陆的外贸就更麻烦一些。
东大陆的最南部,从西到东大致是三个国家:燕、汉、禹。
燕国太远不做考虑,汉和禹两个国家之间,尧国和禹国刚刚打完仗,关系尚且恶劣;跟汉国则有一定合作基础,于是便把合约落在了汉国。
柳凌荫拿下了北清东南的两个省份,这两个省份成竖状排列,距离大海仅隔一个侗省。
侗省的西侧,就是大海,那里的海域和蓝石海湾相连,如果能拿下侗省,就能将尧国的海域面积翻上数十倍。
但和海界附近的侗省驻扎着北清海军,目前柳凌荫未能将其拿下,即便拿下,新的港口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修建完成的。
除了贸易,新生的尧国和汉国还有诸多其他合作,概括起来就是:
短期内,尧国离不开汉国。
尧国离不开汉国,但显然,也不具备攻击禹国的力量。
十五年的发展时间太过短暂,他们还远远达不到禹国的各方面水平。
目下,整个尧国的精锐部队都压在了北清,国内仅留必要的国防武装力量。
他们的兵力不允许再和禹国开战,财政上也不允许,乃至在外交上也很难允许跟这样一个强国硬碰硬。
尧国被夹在了禹汉之间,如今的情况不能和保卫战时一概而论,他们无法粗暴地用断粮来威胁莫毅。
当年行得通,是因为和汉国的恩怨尚且停留在私人层面。
莫毅想要通过女儿夺取尧国,其他的领导人未必都这么想;
但现在,汉国的问题已经是全国范围的问题。
即便通过粮食援救计划扳倒了莫毅,下一任汉国领导人依旧面临着禹国的大军。
更重要的是,如果禹国真的占领了汉西半壁,把那里从此改为禹国的国土,那尧国在汉国的港口和诸多合作便也就此报废。
短期内禹国是否愿意和尧国建交、是否愿意接手他们和汉国的旧合作,这些都是不太乐观的未知数。
尧国被逼到了风口浪尖,进退两难。
沈芙嘉注意到,整场会议期间,宓茶的目光几次看向了她。
这种时候,宓茶看她自然不是为了,沈芙嘉很容易明白宓茶眼中的顾虑。
建国不久,尧国正在努力争取加入各世界组织、和它国形成合作。
莫毅这通视频直击百里族痛点,不管背后的真相如何,汉国被禹国攻打,其中的确有百里族的原因。
九国攻谷时,汉国没有落井下石;尧国被禹夏攻打时,也是汉国率先出兵援助。
如果尧国在这个时候拒绝了汉国,导致汉国损失惨重,那在其他国家眼中,尧国的信誉就有待考究了。
为了安抚因郁思燕泄密而受到惊吓的沈芙嘉,宓茶原计划是打算在近期提升沈芙嘉为副相的。
这十五年来,弱小贫困的尧国能和诸多国家建交,百里族的实力是内因,外应里则有80%是沈芙嘉的辛勤。
攻打北清,沈芙嘉虽然没有亲自上场,但如果没有她在舜、宋两边奔波牵线,那么尧国断不可能对上整个庞大的北清。
论资历、论政绩,将沈芙嘉往上提一提都合情合理,这是个很不错的时机。
宓茶频频看向沈芙嘉,是因为作为外交负责人,如果尧国的信誉大幅下降,那沈芙嘉的许多工作都会变得艰难无比。
她不希望这个时候沈芙嘉手上的工作出现问题。
如果外交情况恶化,短期内,宓茶也不好把重担推给刚刚上任的新外交大臣。
这一次的会议,众人将各项情况做了分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