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易大夫虽然想了法子,让学徒弄个号码牌,盖上他的印章,让病人按数字顺序过来,但他面对每个病人需要耗费的时间不一样,中间还时不时到大户人家去出诊,拿到号码牌的人,可能需要跑好几次,才能真正轮到他们,或者运气不好,他们跑了几次还错过了号码。
病人们再怎么尊重大夫,跑那么多次还错过,说这个号码无效了,心里都有气。为这号码牌的事情,易大夫那医馆里,已经闹过好几次事了,更加耽搁时间。
有些犯了急症的人,要是家里有钱还好说,可以花更多的钱让易大夫上门。要是家里积蓄不够多的,就只能拿着号码牌干着急。
郭子仪是见过镇上医馆里人满为患的景象,只是不懂,为什么师父没有让易大夫主动让等不及的病人来这边。
“易大夫不是顶小气的人,师父您之前年年还托他代卖清凉油、栀子油这些东西,让他把应付不来的病人指引到我们这来,他应该不会拒绝啊?”
心中这个问题纠结了许久,郭子仪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姜白芷低头随手翻看一个弟子的笔记,批改错漏,过了一会,才回答说:“你觉得易大夫的医术,比我如何?”
“这……”一个是前师父,一个是现师父,郭子仪纠结地沉默了一会,还是实话实说,“关于内科方面,我只见过师父给您二嫂、以及赵师妹调理身体,调理效果着实很好。只是我在易大夫那的时候,见他诊过的内科病更多一些,这方面我不太好评比。但单论外科,定然是师父您更厉害。”
光是一个成功的剖腹产,就足够证明她的外科实力了。
“在内科上,师父还让之前只能病卧在床的东云婶子养到如今这么健康的程度,以及成功给我驱了蛔虫。”胡嘉鸣补充道。
发生这些事的时候,郭子仪尚未成为姜白芷的弟子,不算自己亲眼见识过。不过,因为病例特殊,所以他们提到的这四件事,都有详细的病例记录,姜白芷上课时有讲解过,郭子仪并不陌生。
“师父肯定比易大夫厉害啊,只是找她的病人少,师父没发挥出实力来罢了。”胡嘉鸣说完,有些生气地看了大师兄一眼。
郭子仪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主要是他之前在易大夫那做了那么久的学徒,于情于理,不该过于贬低他。
姜白芷了解他的心理,在孝顺父母、尊重师父这些事情上,郭子仪做的太好了,好到有些迂腐。她知道不可能从郭子仪口中听到易大夫完全不如她的答案,按照郭子仪的性子,刚刚那个说法,其实已经表现出,在他心里,确实是姜白芷更优秀一点。
“易大夫自己曾与我说过,他不如我,”姜白芷说这话时,淡定得很,显然也认同这个说法,“他是个谨慎小心的人,虽然目前的状况让他有些焦头烂额,但他依然不愿主动把病人引向我们这边,害怕病人在我这见识到更好的医术,导致将来他的门庭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