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里跑出来之后,姜白芷碰见两个正在院子外头,互相做研究的徒弟。
大冬天的,两人只穿着比较少的上衣,在那互相捏肌肉,还有确定对方经脉、穴道的位置所在。
动不动就能听见这个小的“哎呀”一声,说“你戳偏了点”,然后另一个大的倒抽一口凉气,说“你刮我筋的力气太大了,要是对病人不能这样吧?”
“不用点力气怎么能起效果?”胡嘉明不满地嘟囔着,可手下的力气到底是减小了些。
郭子仪这个大师兄,跟胡嘉明这个二师弟,两人个性有明显的不同。除了对于医学是同样的热爱与专注之外,别的方面,几乎是完全相反。
郭子仪做事偏稳妥,在姜白芷开始教导常见病症的治疗手段后,郭子仪无论对于多小的病情,都偏向于选择最保守的治疗方案,他所耗费的治疗时间相对会长一些,但是整个方案里的治疗副作用几乎是被压到最小了。
而胡嘉明就激进一些,不止是因为他年纪小,而是他本身的个性就“活”一些。他总是热衷于剑走偏锋,甚至对以毒攻毒这样偏门的治疗方案,都超级感兴趣,私下找师父姜白芷聊了好多。
这截然不同的两人,目前却是姜白芷门下唯二的师兄弟,课余在一块讨论的时间最久,就总是会因为一些细节问题产生争议。
不过,姜白芷觉得,有争议是好事,两个人没事多吵吵,在争论中积累、强化的知识点就会更多。
“今天也在摸索穴位跟经脉啊?”姜白芷在边上看了会,笑着问。
两个徒弟都恭恭敬敬地朝她拜了一拜,才老老实实回答:“是,师父。”
姜白芷满意点头,“你们也可以找不同的人去感受一下,小孩、少年、壮年、老人,不同年纪、不同性别的人,会有些微妙的区别。当然了,其实每个个体都有一些差别,这个差别的感知,是挺玄学但好像又有规律可循的一件事,我希望你们能靠自己去感受。”
“以后给人看病治病的时候,也一定要记得,要因人而异。”
胡嘉明想了想,提出质疑,“可是师父,您平时叫我们做的那些药丸、药膏、药酒,不都是通用于一些病痛的吗?这个算不算违背了要因人而异的说法?”
“那你知道,我让你们做的那些药丸的治病原理吗?”姜白芷不会因为徒弟提出质疑而生气,只会鼓励他们多做自主的思考,不一味地相信前人甚至是师父,任何被大众奉为真理的东西,只要有真凭实据,都能推翻。
胡嘉明想了想,“师父您还没教到这些,”姜白芷确实还没教到跟药物相关的内容,“但我自己想着,以清凉丸为例,热天里有人因为受了酷暑而不适,略有些头晕恶心,您基本都给开清凉丸,这是因为清凉丸能疏散暑气、压制头晕等不适感吗?”
没有具体学过,光凭猜测就敢说这么多,已经挺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