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14

“诶,行,我不跟你家客气。那这事就讲定了,我先走了,要去通知别家了啊。”

等杨二郎走了,姜白芷回家去,跟家里其他人说了这件事,叫他们有别的安排的,调整一下,反正月底肯定要去给杨大郎捧场子。

“他这搞得挺突然的啊?”连几乎天天能跟杨大郎见面的大哥,都觉得这事突然。

“你管他突然不突然呢,反正他情况跟二哥差不多吧,算是等到了心仪的人,所以就抓紧把事情给办了呗。”

拿二哥举例子,大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就是二哥二嫂两人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了头,互相看了一眼,又甜甜笑了,酸得姜白芷没眼看。

之前杨二郎来报喜信时,姜白芷从他的那些话里,大致也猜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无非是杨大郎跟何小苗两人青梅竹马,原本家里人在口头上定过亲的,但杨家突然没落,杨大郎还瘸了一只脚,眼见着杨家很快要混到吃不饱饭的境地了,那何家自然不肯再认口头上说过的亲事,急忙把闺女嫁了别处。

估计为了赶紧撇开杨家,就嫁的急,根本没仔细挑,愣是把何小苗嫁去个对媳妇特别挑剔的人家。刚开始何小苗年纪小,那人家也不心疼,整天叫她干重活,也没给吃什么好的,加上何小苗自己根本不喜欢那个丈夫,就很久没能怀孕。后来将近十九岁的时候,才开了怀,那人家算是消停了大半年,可等何小苗千辛万苦生出个闺女,那人家又骂骂咧咧的,特别嫌弃何小苗,月子都没让她好好坐完。

之后过了小三年,何小苗一直没能再生,那人家怕儿子绝了后,干脆赶紧把人给休了,急着给儿子再娶一个能生的姑娘。

何小苗也不留恋,被休之后不哭不闹的,就那么带着瘦小的、不满三岁的闺女回了娘家。她娘家的父母兄弟,可没柳枝儿家那么照拂闺女,反正也是天天骂她丢人,嫁人六年多都生不出儿子,怎么还有脸回娘家来之类的云云。

不过也没受多长时间的委屈,她回家没多久,杨大郎就从杨媒婆那知道了何小苗的消息,他当时什么都没想,直接让杨媒婆去提了亲。

何家尚不知杨家现在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因为自从他们在杨家出事后,明显故意急着嫁闺女的做法,是有意跟杨家撇开关系,所以之后这么多年,两家根本没有再来往。

杨大郎上赶着要娶何小苗,他们还只当是杨大郎瘸着脚,是个残废,这么多年都娶不到媳妇,希望何小苗顾着当年的一些情分,愿意嫁给他呢。

何小苗自然还是顾着情分的,听到提亲的是杨大郎家,开心得眼睛都红了,还不顾会被说闲言碎语,追着杨媒婆,亲自去问,她能不能把闺女也带过去。

杨媒婆看她可怜,知道侄儿杨大郎是真心喜欢她,便点头说杨大郎是不介意这些的。

让杨媒婆来提亲时,杨大郎什么条件都没说,一副无论如何都要娶何小苗的样子,肯定不在乎有个小小的拖油瓶。再者说,以杨大郎的人品,也做不出逼何小苗丢弃亲生女儿这种事来。

何小苗得了准信,便也开开心心做准备。家里不肯给她什么嫁妆,她就自己简单做身嫁衣,以后去了杨家,多织些布绣些花,也能赚些钱,不算是吃干饭的。

而对何家而言,能少两个白吃饭的女人,也没什么不高兴的,他们估摸着杨家的情况,大概要了十两的聘礼,小小地宰了一把。

这十两,若按照他们预想中的杨家状况,是有些为难人家的。不过,对于现在的杨大郎来说,十两银子而已,都不用去筹备,家中就有现成的银子。他一点迟疑都没有,就把钱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