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易大夫说有多少收多少,姜白芷干脆给他要的底线数量翻个倍。只是,今年也只会再做这么多了。一千盒能拿回来九十两银子,盈利大概有四十两。
赚的这些钱,姜白芷作为奖励,给每个参与制作的人,都发了五两银子。
自家的弟弟妹妹还好,拿了钱反正又是让姜白芷代收着。两个徒弟是真的需要钱,当下也不跟师父客气,喜气洋洋地收了这五两银子,算着这些钱够买多久的纸墨。
忙完清凉油的事情,姜白芷又把授课时间改成跟之前一样的了。吴金花挺着六个月大的肚子,只能继续跟着学一个月,姜白芷一边教她,一边拜托她作为真人范例,让其他几个学生能通过观察她,来了解怀孕不同时期的表现。
就连郭子仪跟胡嘉鸣这两个还没学妇科内容的徒弟,也都有机会给吴金花把脉。可能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学会的第一种脉象,竟然是喜脉。
至于青黛跟柳枝儿,则是需要了解更多。姜白芷教她们怎么判断胎儿是否在合适的位置,多大的胎儿,该有什么样的表现;如果胎位不正,又该如何调整,等等。
这么教着教着,家里某天的饭桌上,突然多了蒸红薯,姜白芷恍然意识到,原来自家的红薯都已经收回来了,今年又顺利度过了大半年。
“今年红薯收成怎么样?”她问大哥跟二哥。
大哥答:“还成,跟去年没什么差别。村里其他人家种的也差不多,有了这些,大家今年是能过个安稳年了。”
“不过这红薯吃多了怪哽的慌,”二哥插口道,“不配点稀的,噎在嗓子里都吞不下去。”
“红薯就是这样的,”高产作物总有它的弊端,“要是没有别的东西搭配,单吃红薯来充饥,饿是饿不死,但吃这玩意很噎人,而且没有油水的话,吃再多红薯,把肚皮吃鼓起来,也还是觉得肚皮里头很空虚。而且这个吃多了容易胀气。”
“现在是大部分红薯留作种了,等明年收的红薯多,我教村里人做红薯粉条,这个跟肉一起炖着吃很好吃,也不会像直接吃红薯一样不舒服。”
跟红薯对比起来,吃玉米的感觉稍好些,但玉米缺乏一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长期只用玉米做主食的话,人也会生病。而且总有一些人,是不太喜欢玉米味道的,就跟有人不喜欢香菜跟鱼腥草一样。
今年村里没人种水稻,全是去年前年存下来的大米。
在收获新的粮食后,因着姜白芷说过不能完全不吃大米这个主食,所以大家都无师自通地将几种粮食混在一起吃。
有人用磨碎的玉米跟大米一起煮饭,有股不一样的香味;还有人用红薯跟大米一起煮粥,煮出了红薯粥,这红薯粥既能饱肚子,吃起来还甜丝丝的,一下子就在村里风靡开来。
柳枝儿也学会了这种做法,隔三差五地给家里人做红薯粥搭配鸡蛋饼当早饭。
这红薯收成后,外村依旧有闻风而来的人,过来换取红薯种子。胡杨柳村的人教会他们如何保存红薯,以及大致要怎么育种,还承诺明年开春后,几个村子之间可以互换劳动力,他们派人来换胡杨柳村的人过去,方便教他们怎么去种红薯。
入了秋,即使天气依然热的不行,但该收成的粮食都准备收了,山上许多野果子也到了成熟的时候。这本该是一派祥和的日子,姜白芷都打算休课两天,休息一番,顺便去镇上耍耍了,但杨二郎突然找来,说了一个不太好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