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90

姜白芷叹息一声,在心里头纳闷着,“这两人分明都是余情未了,怎么都见上面了,还是这样没信心的模样啊……”

可她又不能直接跟二哥说“我觉得她还是有点喜欢你”,便只好顺着二哥的意思,“行,我明天去问问村里的杨媒婆吧。”

村里正儿八经拿钱说媒的人就一个,是杨家一个三十多岁的婶娘,她自己儿女双全,自己夫妻俩、还有公婆两人的感情都很和谐,是大家都认可的有福气的人,而且她给人说媒,必定会亲自见一下要讲合的男女两方,细细询问了家境、人品等,觉得两边合适,才会真的去讲合。

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杨媒婆做了村里村外二十多桩的媒,基本上成家后都没什么大的不合,村里人都蛮信任她。

先前杨媒婆看中姜家家风好,大的小的都不错,即使那会儿姜家表面上说家里已经穷了,杨媒婆也想把自己一个外村的姨母家孙女讲给姜家二哥。

杨媒婆给介绍的闺女都挺靠谱,给二哥说了那个外村亲戚,给大哥也说了一个镇上的姑娘。但兄弟俩都没相中。

姜白芷怕人家对自己两个哥哥太费心了,要是哥哥一直瞧不上,会让人心里头不舒服,干脆说家里有些周转不开,两个哥哥想过两年再续弦,就这么着,把杨媒婆还有别的媒婆都给拒了。

这会还没到当初打发人说的“两年后”呢,姜白芷就得主动去寻媒人了,还是指定了要说哪家的亲,就有那么一点点尴尬。

不过,好在杨媒婆跟杨二郎家的关系有些近,是杨二郎的堂姑,是还没出五服的亲戚呢,拜托杨二郎帮忙带个话,应该也可以。

这样想着,姜白芷看见三弟正在厨房鼓捣鱼丸——估计是把家里一直养着的那条草鱼宰了。

晚上吃鱼丸汤啊……

姜白芷眼珠子一转,便有了主意,跟二哥说:“行了,这事交给我,有结果了我再跟你说啊。”

“好。”其实二哥自己也做不了什么,他跟柳枝儿都是成过亲、还带着孩子的人,若是不通过媒人,两人私下就表现的有这种倾向,总会被人说闲话的。

姜白芷找了个学木工的借口,让二哥得以经常去一下柳枝儿家,也是为了避免产生不好的闲言碎语。

虽然如今不需要什么借口了,二哥还是会为了姜白芷这个妹妹,认真去跟人学怎么打家具,但跟柳枝儿的事,便光明正大让媒人去说亲。

这样堂堂正正的,柳枝儿那边也有面子些。

到了快吃晚饭的时候,姜白芷看三弟果然额外留出来一大汤碗鱼丸汤,便问:“这是给东云婶子家的?”

“是啊,姐你不是说婶子比较爱鱼汤吗?这草鱼做成鱼丸子再汆汤,滋味也鲜美,口味不重,适合她吃。”

“嗯,那我端去杨家吧。”姜白芷找出一个圆的小菜篮,单独放了这个鱼丸汤,再往汤碗上头盖了盖子,便提着菜篮往杨家去。

三弟不知今儿怎么姐姐亲自去送了,但也没多问,继续做别的小菜,“今天鱼丸汤做的清淡,就多放点油跟豆瓣酱、来个炖茄子豇豆吧,然后在弄个辣椒炒刀豆,丝瓜炒蛋。”

姜家如今每餐都是十个人吃饭,为了方便,依然是挤在厨房里的小餐桌上吃,但每餐至少要弄三菜一汤,每样菜都得做小半锅,还得兼顾大人小孩的不同口味,不然大家都吃不饱。

他把做好的鱼汤搁在焖饭的那锅锅盖上温着,接着就切小菜,速度不快不慢的,像是要等一家人都回来了,才肯加快速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