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73

郭子仪疑惑地眨了眨有点干燥的双眼,问:“什么机会?”

姜白芷挑眉道:“由于以前长时间的战争,导致各地都是女多男少。咱这镇上、村里,也是一样,许多姑娘家,到了十八、十九、二十岁,都难以定下如意郎君。”

就比如说她的好姐妹柳莺娘。虽说柳莺娘本身是挑剔一些,但其实真的能供她选择的未婚男人,数量并不多。媒人隔上两三个月,才能过来给她说一个新的呢。

刚好因干旱饥荒而迁徙到这里的人,是男性为主,镇上、周边村里想要女婿的,岂不是可以趁机挑一挑合适的。这些人里头,估计单身的、丧偶的占多数。

听懂姜白芷的意思后,郭子仪吓得往后退了几步,“这……这如何使得?”

时人说亲,不止讲究门当户对,还要求知根知底。

这些外地人初来乍到,顶多就能通过文牒等身份证明之物,知晓他们来自何方,有无犯罪经历等等。可他们具体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为人处世之道、甚至是迁徙途中是否有过激行为,都无从调查。

谁敢轻易将闺女嫁与这些外地人?

“又没说马上就让他们谈婚论嫁,就是存在这个可能嘛。”姜白芷还是觉得自己的主意有点妙,“走,咱去找知守叙叙话去!”

她上次好歹帮知守解决了一个案子,如今找官兵表达了想要求见的意思,很快便被迎进去了。

郭子仪对这里尚有些心理阴影,便只小心跟着姜白芷,低着头,不乱看也不说话。

“姜姑娘,你今天来是?”知守正焦头烂额着,虽然同意接见姜白芷,但并未打算让她占用自己的太多时间。

姜白芷也不讲废话,直接说明来意,“知守大人,我今儿来镇上看看,发现许多外地人要在曲陵镇长期住下,我觉得这存在很大的隐患……”

“唉,我们这因为地方偏僻,已经是比较晚才遇到这种事了。”知守摇摇头,对此亦是无可奈何,“我们上属的文赋城,年前开始,就有一波又一波的人进城后就不出去了,城知守大人也觉得烦呢。”

“烦也没法,总不能把这些人赶走。”

“知守大人,我倒是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姜白芷接过话来,“想必,抵达我们这里的外地人,原本的家乡,距离曲陵镇总得有个半年以上的脚程。他们能顺利到这来,至少说明他们有点家底、身体不错、以及足够聪明、有足够自保的小团体。”

“这倒是。”没点子家底的人是绝对走不远的。身体差的人则是很难在这样的迁徙中活下来,不聪明的人不会直接在合适的时候就动身迁徙,并且无法避免开途中的一些危险。至于小团体的存在,也是必然,他们若不靠亲缘或者地域关系结伴,三两个人就迁徙,绝对会被途中的山贼给杀害了。

“其实这几天先后来我们这的那些人,互相都认识。”知守跟姜白芷透露了一番,“在大旱前,他们在原来的家乡,基本都是属于不富也不穷这一层次的群体,决定往南边迁徙后,因为沿途多有风险,便有意地互相寻找秉性尚可的同行者。”

迁徙者里面,有好人也有坏人,不同团体之间为了发现的一点吃食而争夺,是常有的事。为了避免被疯狂的掠夺者盯上,或者是避免被途中山贼当成肥羊,相对弱小、不想惹事的普通人们,会有意识地互相抱团。

先是一家人的小团体,然后是同乡的中等团体,最后是约定同行的大团体。

这样大团体套着小团体,前后最长也只隔着不超过五天的脚程距离,便能相对安全地进行长时间长途的迁徙。

“那岂不是说,这一批来我们镇上的人,大多在人品上,是有一定保证的?”姜白芷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