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72

离开铁匠铺,她顺便在镇上随便逛了逛。

郭子仪是个闷子,跟在姜白芷身后,一直不怎么开口讲话,让姜白芷总有种自己是一个人出来的错觉。

她暗自叹气,要不是觉得杨二郎那边忙起来了,不好喊他出门,她会更乐意跟杨二郎一起办事,两人好歹随时都能聊起来。

逛了一会,她自己没买什么东西,倒是想起来,提醒郭子仪去买了些纸墨备用着。

“等我开始给你讲学,必定要准备些纸笔,随时将你学的、想的、疑惑的东西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郭子仪听了觉得有道理,他家中没有这些东西,便预备去买全套的笔墨纸砚。

但姜白芷又拦住他,“买多点纸,另外配一块墨,就行了。”

“这只有纸墨,要怎么用?”郭子仪虽然按照师父的要求来买了东西,但心中全是疑惑。

姜白芷白他一眼,“砚台多贵啊,回去你找块差不多能当砚台用的石头代替就行了。至于笔,我跟你说,你要真用毛笔在我的课堂上做笔记,把你的手写抽筋了,也记不全。”

“回去请教一下我二哥,让他教你削几根木头笔,把墨磨开了,然后直接用木笔尖尖蘸墨汁来写字即可,这样写的快。蘸的墨汁还能稍微多兑些水弄稀一点,省省墨。”

郭子仪沉默良久,多次张口,却不知该对此作何评论。他觉得尊师重道是必须的,但他突然发现,这个小师父好像有一点点不那么靠谱的样子。

他将墨条揣进胸前衣服里,抱着包裹好的厚厚一叠纸,沉默地继续跟随着姜白芷,心里却在想,到底要不要违背师父的意愿,偷偷准备一两支毛笔?

在他走神的时候,姜白芷已经带着他,把曲陵镇走了一小半,路过了关大伯的店面,到了府衙附近。

“咦,怎么这么多人?”她疑惑道。

按理说,去年是大旱年,今年春天跟早夏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镇上供粮也不足,这时候镇上应该会显得荒凉一些才是。

毕竟,人都吃不饱了,就会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以此减少消耗。

但如今,却有不少人聚集在府衙门前,不知道是在做什么,而且看着都挺面生。

郭子仪对此有所了解,“这些似乎都是从北边来的人,到我们这来投奔亲戚。”

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但他们大部分人报出来的亲戚名字,我们镇上却查无此人。”

姜白芷“啧”一声,“怕是北边粮荒,过不下去了,被迫南迁的吧?”

这些人说是投奔亲戚来的,其实所谓的亲戚,不一定真的存在。他们只是需要找个相对合理的理由,借此在曲陵镇安顿下来罢了。

知守也知晓这一点。

但他却不能把这些人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