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后就跟关大伯他们一起开那个饭馆了吗?”姜白芷皱着眉问。
郭子仪犹豫片刻,还是点点头,“爹娘如今离不开人,我不在家,他们做事做到一半,都容易突然怔住,我不放心。”
“请个人帮忙不就行了?”以饭馆的收入,每年花小几两收入,来雇个人帮忙,并非不能承担。
郭子仪眉眼微垂,“我爹娘说,即使我一直跟着易大夫,学个一辈子,也学不来多少真东西。易大夫的大儿子已经开始跟着他坐堂了,我这个大徒弟杵在那,只会让人越看越觉得碍眼,还不如趁早离开,回来自己做点小生意。”
其实关大伯他们说的是事实,不过,姜白芷能感觉到,郭子仪自身是特别喜欢学医的。若让他完全自己选择,八成会想要继续留在医馆吧。
居然这么听养父母的话。他知恩图报、孝顺的品德确实值得称道,但这也略显得有些愚孝了。
姜白芷又问:“那你不再继续学医术了?”
这次,郭子仪沉默了好久,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姜白芷叹气,从去年郭子仪跟她学东西时的认真劲,就知道他是真心喜爱学医的,而且,他实在是有点天赋,至少比她家几个大的、小的,都更有天赋。
难得有个在医学上有如此天赋的人,以后却只能开个小饭馆,实在是……姜白芷暗骂了声暴殄天物。
她不想看到如此发展,思考一番,便问:“你家饭馆的生意如何?”
“能顾一家人安稳生活。”郭子仪答。
关大婶的手艺不错,饭菜好吃,店里还是有不少常客的。而且他家店铺距离府衙不远,一些官兵也常就近到他家吃饭。
他们一家,如今就三口人,即使要时时往官府塞些钱,让狱卒通融一下,照顾关大娟在狱中的生活,剩下的店铺收入,也足以养活他们一家子。
但想要更多,便不能了。
姜白芷在堂屋里转了一圈,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把三弟给喊来了。
“这是我三弟,”她跟郭子仪介绍了一下,“年前有段时间,我们村有人经常带着卤肉去镇上卖,那卤肉便是我三弟做的。”
郭子仪不知道为何姜白芷要说这些,单说卤肉这事,他倒确实耳闻过。
“我师父……”话说一半,他又想起自己已经不是医馆学徒了,眼帘微颤,改了口,“易大夫说他儿子似乎很喜欢吃这个,每回都缠着要去买。”
“我家今年筹备着养鸭子,杨二郎他们家养鸡,而我三弟,估摸着在六月、七月里,便开始去镇上卖卤鸡卤鸭。”
郭子仪依然不知晓姜白芷说这些话的意义所在,但他尊敬姜白芷,便俯身,以一个比较恭敬的姿态细细听着。
“我家原本计划着,是让他先吃点苦,每天自己想办法,用木板车拉一些卤味去镇上卖。但如果刚好能租到合适铺子,让他能直接在镇上有个立足之地,我也不舍得叫他吃这些苦。”
郭子仪只是话少,并不是笨,听姜白芷说到这,大致便懂了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