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容貌举止,不说个个貌比潘安,颜如宋玉吧,也岂码是目若朗星,仪表堂堂吧。
要论起才艺特长,宋辞君就更堵心了。
看看上面罗列的,个个才高八斗,身怀绝技!
与这份大选名册相比,蔺琰给她的那一份小册,简直不忍直视。
好、很好、非常好!
蔺琰倒是言出必行,他坟前说对她这个女帝仁至义尽,那么是不是说,先前她混吃混喝的神仙生活,从此将一去不复返了?
以后这混小子是不是不给她找麻烦就不痛快?
帝君大选的花名册既出,势必朝廷上群臣又要再次讨论一番。
以前大家都吵着此事荒唐至极,现在她看大家恨不得早点商讨好大选的前前后后,争取早日开始。
她看向蔺琰,他的态度倒没有什么变化,手虚握成拳支着下颌,倾听百官对女帝大婚的不同意见。
赞同的,他便微微颔首。
不赞同的,他无需吭声,只皱皱眉头,对方便不敢再胡说下去。
宋辞君合上名册,发现居然没有一个大臣来询问她的意见!
啊咧?!
为朕选夫,你们不觉得应该来问问朕有何喜好的吗?
瑞常安见女帝有些失落,忙端来清口的凉茶,“陛下,润润口吧。”
宋辞君刚想抬手喝点,眼角余光扫到吏部尚书王衍,见他也耷拉着脑袋在大殿上一副失意的样子,一时感慨万千。
王大人一心为国取士,当初顶着摄政王的高压,在朝堂上为天下学子开口请开恩科。
即便是后来蔺琰将大选变相为“取士”,别人已经不再提起恩科一事,反倒是这位老尚书锲而不舍一天一道奏折送上来,为天下学子请命。
拳拳为国为君分忧之心,溢满字里行间。
他的奏折,蔺琰没有一封应允,却都送到她面前让她看。
神经病!
她朱红批示了:准奏!
有什么用?到了第二天,老尚书请朝廷开恩科的奏章还是一封接一封的送上来。
只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她批示的准奏,到了下面也被蔺琰给否了。
蔺琰想让她知道,即便是她同意的事情,只要他不同意,就什么也别想做!
就比如跟她切身相关的婚事,就算她不同意,他想做,她也拦不住他!
他不就是想借由这两件事想她认清现实吗?
即使她身为九五之尊,过的舒服与否,也皆在他摄政王一念之间。
他算老几?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