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79

赵安自打苏软进来以后视线便时不时的落在苏软的身上,如今见苏软给他请安。脸也不禁渐渐红了起来,他连忙站起来:“秦.....秦家妹妹好。”

“我记得安哥儿是兴朝二十五年的进士?”秦国公夫人上下打量了赵安一番,模样周正,看起来也不像是胡来的性子,是个能够依托的人。

是了,秦国公夫人今日带苏软过来不只是为了给老夫人请安,她自从知道卿儿和沈钧尧的事情以后心就一直悬着。一来是因为,秦国公夫人怕卿儿喜欢上了沈钧尧。二来则是怕卿儿会因为当过侍妾的原因无人肯娶。

秦国公夫人越想越不放心,索性早早就给老夫人写信让老夫人相看一个人品相貌好的才俊,家世不必显赫只要对卿儿上心,不在意卿儿的事情就好。

一来二去的,老夫人就像相中了曾经闺中密友的孙子,赵安。赵家虽不是什么豪门望族却也有几分家世,最主要的是赵安这个孩子为人本分,打小就跟着郑太公读书,年纪轻轻便中了进士,而且有两家老夫人的关系和郑太公授业之恩在,苏软嫁过去也不会受委屈的。

“回秦伯母的话,小侄正是兴朝二十五年的进士,如今在翰林院当差。”赵安起身作揖道。

“当真是年轻有为啊。”秦国公夫人更加满意,赵安官职不高,将来怕是少不得仰仗秦家和郑家,到时候苏软更不会受了委屈。

“我听说你作的一手好诗,不像我家这个不成器的孩子只读得些诗书,读些《女训》罢了。”秦国公夫人嗔了一眼秦玉卿给赵安说道。

赵安瞧着天仙似的苏软涨红了脸说道:“小侄左不过是比秦家妹妹年长几岁,多读了几年的诗书罢了,哪里有什么骄傲的呢。小侄愚钝,秦家妹妹若是也多读几年书定是比小侄厉害多了。”

“瞧瞧这孩子,真真是懂事。”秦国公夫人听见赵安夸自己的女儿,脸上的笑意根本掩饰不住,“国公和我最近也正有打算让父亲教卿姐儿些诗书呢,也不求能比肩才女,只求能通些道理,明白人情世故。”

一提到才女,秦国公夫人脸上的笑意有些淡了,京都最有名的才女就是秦可人了,当年秦可人也是由郑太公启蒙的。而这一切都是秦可人站了秦国公夫人的光,可秦可人的生母却是害她们母女分离多年的罪魁祸首。

“行。我便替你父亲做主同意了。”郑老夫人笑呵呵道:“到时候卿姐儿可要用功些,不会的可以向你赵家哥哥请教。”

三言两语间就将苏软今后的日子安排妥当了,苏软从老夫人的院子走出来苦着脸。若说胭脂水粉,甜食点心是苏软最喜欢的东西那么读书就是苏软最讨厌的事情了。

乘马车回府时,秦国公夫人见苏软心情不是很好,忍不住开口问:“卿儿怎么了?”

苏软眼睛水汪汪的看着秦国公夫人,亲昵蹭她撒娇道:“卿儿不想去读书。”

秦国公夫人从没和苏软有过这么亲昵的动作,她一下子愣住了。随即脸上的笑意止也止不住,手颤抖的摸着苏软:“告诉娘亲,为何不想要读书?可是不喜欢赵家哥哥?”

苏软一愣,没弄懂秦国公夫人为何将读书和赵安联系在一起,“不是,卿儿就是不喜欢读书。”

秦国公夫人被苏软撒娇的小模样看的险些松了口,这样的娇娇女提出来的要求谁舍得拒绝呢。

“你将来是要做当家主母的人,自是要读些书会看些账本,免得让那些下人们糊弄你。”秦国公夫人循循善诱,给苏软讲道理。

“可....”苏软勉强笑了一下:她没有说什么。向她这样已经不是清白之身的人,又有哪个正经人家愿意让她当正室娘子呢。

秦国公夫人不知道苏软现下里正在想什么,她状似无意的问苏软:“卿姐儿,你觉得今日那位赵家哥儿如何?”

苏软掰着手指头认真说道:“卿儿觉得还不错,赵家哥哥为人正直,文采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