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熙三年,注定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直到很多年之后,写史的人才发现,原来这一年发生的很多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则是影响了其后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宋‘蒙’国运。
这一年,发生在嘉熙二年的宋‘蒙’之战,淮南战场一直居于胶着之状,秃雪似乎牟足了劲要跟赵葵一决雌雄,因为荆襄方向的史天泽一直没有动静,同时在‘摸’不清楚口温不‘花’意图尤其是‘蒙’古人意图的情况下,东进的贺顺十万大军为了卫护荆襄也为了防止被人切断后路,反而陷入‘蒙’古人的圈套,始终都无法全力进攻秃雪部。
西进的张俊大军同样也是面临如此境况,都梁的十余万大军和额张俊的十万大军在京兆府一线厮杀不断,却以试探为主,始终没有发生万人以上的战事。
随着朝廷拨付的饷银和粮草军械陆续运抵四川和淮南,赵荣瑞亲自坐镇巴州,在利州和巴州、达州一线设置防线,速不台再也无法寸进,四川战场也因此陷入胶着状态。
宋‘蒙’之间这场突然爆发的战事,终于在嘉熙三年的三月产生了变化。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嘉熙三年的三月初三,速不台遣来京兆府一线的主将都梁就收到斥候的消息,有千余人的大宋兵卒正在进攻京兆府一线的一处烽火台,都梁并没有放在心上,随即也派出了千余人的西夏仆从兵前往那处烽火台驰援。
这是这月余时间来,京兆府一线宋‘蒙’军队的默契。
两军对垒,总不能一直干对峙而没有任何战绩吧?怎么给朝廷‘交’代?统兵的将领也需要敌方兵卒的人头来做军功不是?宋朝那边的统军将领怎么想的,都梁不知道,反正对那西夏十余万的仆从兵,都梁是从来没有放在心上,能够给他多挣些军功,换回一些宋人兵卒的人头,都梁是丝毫不会吝啬这些西夏人的‘性’命的。
不过今天的事情有些不同往日。
千余兵卒刚刚派出去不久,斥候又来报,宋人增兵了,而且直接增兵三千余人之多。似乎是今天非要拿下那处烽火台不可。
都梁自然是大喜,宋人愿意多送些人头来,他自然是巴不得。也连忙再次给那处烽火台增兵,只是这一次都梁耍了滑,直接增兵五千。难得宋人一次‘性’出动这么多的兵卒,都梁自然想要趁此机会多捞些宋人兵卒的人头,好去速不台面前邀功。
不久之后,斥候再次来报,这一次宋人直接增兵万余人,正在拼命围攻那处烽火台,连带着那处烽火台周围的三座烽火台也同时遭到了宋人猛攻。于是乎,都梁再次赌气般增兵两万,想要将这次好不容易送上来的功劳给牢牢的抓在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