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9章 动员

而且,北方关外与草原少数民族如今以洪朝支援的技术为条件,有了自己的工商业体系,独独缺少了粮食种植这一块。

畜牧发达,可关外百姓总不能以肉类和木耳人参鹿茸为食吧,总是需要从关内调集粮食来交换他们手中特产,行成一个生存平衡。

如此种种,让粮食贸易并不像表面那样看起来利润微薄。

山东因为毗邻关外,辽东半岛与其海洋陆地距离都不愿,使得失去土地无法做一个安稳地主的士绅豪族们,在投入商贸之后第一时间想要赚钱的目标,便对准了关外的游牧民族。

要知道,关外游牧民族都特产,在洪朝内陆和海外都是声名远播的,而洪朝盛产的粮食运送到关外,粮食价格可没有政府进行调控,对于粮商们来说,这却是一个最好的市场。

最后,山东豪强们在打通了财政厅这一地方常平仓的直属上司之后,悄然间将常平仓中粮食大批量运送到北方,然后再运送北方特产归来贩售之后,等到秋收之后再从老百姓们手里采买粮食,还到常平仓中。

如是操作下,粮食最后所能换到的利润数以十万银元的规模,甚至超过百万之数,这等规模的利益,就算是山东各家豪强分润,也多是一件让大家趋之若鹜的事情。

尤其重要的一点,这件事情产生的利益稳定,风险极低,在关外能做硬通货的粮食根本不愁卖不出去,以其来兑换关外特产根本没有人会不愿意,而关内又需要关外的特产,所以山东豪强们在已经失去了远洋贸易的先机之后,自己开辟出这一商路,自然将其看得极重。

“什么有人敢在背后查常平仓都事情”

余掌柜回到杨氏在济南府的宅邸,如今在杨氏宅邸中的,乃是当今杨氏家族族长二弟杨子期,年尽半百的杨子期在听到加重掌柜说出此等消息时,也是不由惊怒道。

常平仓的事情都算小事,等他们杨氏在其中固然有着十余万银元的利益,可是相比他们费尽力气,才拉拢腐蚀的山东省财政厅副厅长申登才来说,都是可以放弃的。

跟申登才担忧的一样,杨子期怕就怕这些来历不明的人查探常平仓的目的不是粮食亏空,而是粮食亏空的幕后元凶申登才,那可就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