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次的科举,洪朝还有一个很大的突破,那便是允许外国人参与其中,只需要这些外国人承诺,在科考成绩过关后,加入洪朝国籍,在洪朝生活定居。
这对于西洋人,尤其是带着使命前来东方古国传播耶稣基督教义的洋人神甫们来说,更是一个喜出望外的消息。
这个时代的洋人,虽然因为横跨大洋,发现了无数新版图而生出了几分对于白种人的骄傲和自满,但是这还远远没有达到后世那种完全高人一等的地步。
东方在数百年前由马可波罗书写传阅在西洋人心目中的文化与财富,都让西洋人为之羡慕;而所向无敌的西洋人坚船利炮,在轰开了无数个人类地域文明之后,最后却在东方这片神秘土地上,感受到了挫败,更是让其不敢对华夏炎黄血脉有丝毫的轻视。
汤若望来到华夏之地已有三十余载,历经大明大清两个王朝统治,如今依旧留在北京城,为传播耶稣会教义而努力着。
当年,他曾有机会,跟随崇祯帝一起南下应天府,在那里定居传教的,不过有着足够眼光与眼界的汤若望最后还是决定留在北京城,接触强势崛起的大洪朝。
相比大明朝看似开明,实则有着诸多限制的传教规矩,洪朝对于宗教对传播,却是看得很是开明。
当年洪朝还只是在大元岛上开垦发展之时,便主动找上耶稣会,请其派出神甫到大元岛上传教。
不过后来耶稣会终归是反应过来,当时的大元岛统治者,看中的从来不是他们的教会教义,而是他们耶稣会传播教义所附带的哪些西洋先进知识。
同时,大元岛统治者看似对于教会传播教义不予限制,可实际上他们却通过付出华夏本土的妈祖道教佛教,手把手教导他们本土教派建立起教宗,有了完善的教派制度和规矩,却是给耶稣会人为制造出几个强大竞争对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