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喜与悲

如今李天养突然提出要北上攻打大清地盘的计划,吴超可以说是举双手赞成的,甚至为了这一次出征,他是上窜下跳忙活好久,才获得了北上出征等机会。

他很不赞同洪门内部那些所谓的稳重派,在明知道大清主力尽数南下的大号机会,他们竟然还瞻前顾后地想要拖洪门后腿,美名其曰是要稳妥起见,可实际上却是在眼前睁睁葬送着大好时机。

故而,当李天养好不容易说服洪门中高层,同意洪堂一支北上试探大清国内虚实之后,吴超心中却是早就下定了决心,要为李天养争取到更多等筹码,来说服洪门内那些稳重派。

洪堂北上总指挥吴杰抢先一步拿下了最为艰巨的抵挡北归大清主力的任务,吴超却只捞到带着两万大军侵袭大清国境,尽最大可能破坏、肆掠大清国内之部族村落,削弱其国家底蕴。

这样做的意义固然不小,若真能完美执行下来的话,从长远看对于大清的底蕴破坏,不是一二十年就能重新恢复的。可是在吴超他们看来,当大清人已经叩开了大明等国门之后,仿若无人之境的大明北方国土,已然是大清的后花园,以大明朝繁多的人口,就算洪堂和东江镇的将士们破坏力足够强大,已经无法阻拦大清强大起来了。

只有在大清国内兵力空虚之际,与大清人决死一战,最好是能当场将大清代善亲王这一支援军彻底击溃,那么军长吴杰他们驻守北方的两道防线,足以为吴超他们深入大清的洪堂军队,争取到足够时间,或许能让吴超他们两支深入大清国境的偏师,再无太多掣肘地,将大清王朝的部族根基,一扫而光。

当然,这些只能说是最乐观的想法和展望,吴超决意与大清代善亲王一战更大的目的,则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战斗,让洪门内部看到大清的空虚,进而同意门主李天养最疯狂的决定。

虽然,自己这次的尝试以失败告终,但是安先国一部骑兵师的到来,却在最后关头将吴超所想要的目的给完成了。

仅凭一支两万人的偏师,就能将看起来强大的大清王朝固守兵力逼至此境,而洪堂骑兵师的加入更是让大清军队彻底摆脱,那么还有谁敢质疑大清国境空虚的事实,谁敢怀疑洪门全军出动下,不能在空虚的大清国境内立足?

而这一份迟来的喜报中,却是吴超他们一部两万战士用他们的牺牲换来的,李天养稍加思索,便已明白了吴超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