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腹瓢虾虎鱼
有着透明的身体,颜色和寄主珊瑚一模一样。「肉粉色,近看像刚刮光鳞片一样,嫩得让人浑身不舒服」。
★斑点小瓷蟹
「白底紫纹,嫩嫩的小可爱,两个螯害羞地对对碰」。寄主是不同的软珊瑚。
★莫桑比克腹瓢虾虎鱼
「寄宿在紫红色的珊瑚丛间,自己也是紫红色。」觅食时才会偶尔暴露自己。
★前鳍吻鮋
「像一对杂乱的黄色垃圾混着海草」。
★驼峰大鹦嘴鱼
吃活珊瑚、死珊瑚,从早吃到晚。
★珊瑚鱼
蝴蝶鱼(逃跑艺术家)、神仙鱼(色彩绚丽)、刺尾鱼(忙碌的鱼群)、梭鱼(穷追不舍小鱼)、鲨鱼(顶级捕食者)——虎鲨野性捕食者、清洁鱼(贴身服务进大鱼鳃甚至牙齿里工作,专吃鱼类寄生虫)、石头鱼(潜伏的)、狮子鱼(有度棘刺)。
除了对狮子鱼毒刺有免疫力的鱼,如鲨鱼和较大的石斑鱼,狮子鱼几乎所向披靡。
★织棉芋螺
是鸡心螺中体型较大、较危险的一种,生活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的所有珊瑚上。鸡心螺有600多种,所含毒素可以致人死亡。用毒液袭击小鱼将整个鱼吃掉。
★鹦嘴鱼
吃珊瑚,特别是体型较大的突额鹦嘴鱼。当成群的鹦嘴鱼经过礁体时,可能对珊瑚形成严重的损害。它们会咬掉一大块珊瑚,把骨骼和活组织一并吞下。它们吃下去的石灰石会把腹中的藻类和有机组织磨碎,使这些东西更容易消化。然后随着它们游过礁体,这些经过消化的东西再像片沙幕一样被排泄出来。
★条纹刺尾鱼
并没有自己的领域,只是在礁体上游荡觅食。它们能够接近严密守卫的海藻层的惟一办法,就是以大规模的群体侵入他人的领域。在当地常住的鱼类,可能只是一对粉蓝刺尾鱼要对付一大群入侵者几乎是不可能的。经过一两分钟的疯狂啃食之后,条纹刺尾鱼群转头离去,只留下粉蓝刺尾鱼和它们已丧失了大片的海藻领域。
各种珊瑚礁鱼类见《蓝色星球》p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