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删删减减后,四福晋又将之前删掉的东西全都加了回去。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老公公虽然不是个东西,可他屁股下的椅子,手里的玉玺还是值得她用心孝敬一回的。
而且这么弄也影响她的贤惠形象。将来母仪天下时,再叫人翻了旧帐出来,岂不冤枉?
可还是好气呀。
.
四爷那边,并没觉得突然被赐了个侧福晋需要安慰一下四福晋。只见他接了圣旨后便叫人通知一回后院四福晋,准备明日跟他一道进宫谢恩去。之后让人将圣旨收起来便背着手带着几个幕僚说起这门亲事的利弊。
当今为什么会突然将年氏赐给他?
是看重他还是看重年氏一族?也或是全都看重?
那么这场赐婚是不是存在什么政治信号?
于是四爷和幕僚们就又开始说起当今对年遐龄的态度以及年遐龄为官的政绩。
弘辉被四爷带在身边旁听,他站在四爷身后,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去看四爷和这一屋子的谋士。
心里想的都是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昨日的阿玛,今日的阿玛是不是明天的自己。
明天的他,是不是也要像阿玛这般为了皇位谋算?
在弘辉心里,四爷的形象绝对有山那么高。他尊敬自己的阿玛,同时在情感上也有所保留。
虽然从来没人告诉过弘辉,但弘辉却从记事起便知道额娘是他一个人的,但阿玛却不是。
这一刻,弘辉满脑子想的都是将来他阿玛成了皇帝,会不会想到今天谋事的一幕?
会不会他还什么都没做呢,他阿玛就将心比心的猜忌了他一回?
弘辉觉得他肯定会步上他阿玛的后尘...儿子算计老子,也许会成为他们家的传统。
……
四爷得了赐婚圣旨的第二天,四福晋为表重视便派人去了年家。暗示了一回明年择吉日完婚后,又让人将四爷府上开年请年酒的帖子给年家留了一份。
几家欢喜几家忧,年家还在心疼自家闺女这么小就要嫁人,而没捞到任何好处的三爷却郁闷了,觉得老爷子偏心了。
老四既不是嫡,也不是长,凭啥越过他这个长子给老四赐婚呀。
和三爷一样觉得当今偏心的还有十二和十四。
二人除了想到当今偏心,更多的则是担心当今是不是已经择定了老四做继承人。
这个婚赐下来,会不会让一些摇摆不定的人彻底偏向老四?
他们还有胜算吗?
就在三人暗戳戳的想着如何能从四爷和其他兄弟的包围中杀出重围时,胤禟又丧心病狂的干了件刷好感度的事。
胤禟奏请当今给抚蒙公主配备太医。说草原生活艰苦,良医难寻良药难觅,又说朝.廷可定时查看太医脉案,以解皇父思女之情。最后又提了一句,公主们抚蒙前身体倍棒,吃嘛嘛香,为啥一抚蒙就一个个的不是成了病秧子就是英年早逝了呢。
又说什么土水不服这种理由就是借口,说他家小胖妞那几年走了多少地方,怎么就没水土不服呢?派个太医过去也好时时为公主调理身体,早日诞育子嗣。
这种事情一奏上来就注定了不会被驳回,当今一直想要让所有尚公主的蒙古部落里都有一个流淌着爱新觉罗血液的后代。盼着连续几代抚蒙后,草原各部的首领就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外孙了。
当今非常重视,加之这原就是四十七年年底的最后一件事了,自是来了个速办速决。
当老子的关心女儿,当兄弟的关于姐妹,当侄子的关心姑姑,哪个敢有疑义?当今这边刚说了句准奏,满朝文武就都捧着当今夸赞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