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但当地府衙和地方势力参与,那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朝廷来做这笔生意。
于是在湘云陆陆续续将自己的这个民用驿站物流的想法写信说给胤德后,胤德在结合官场和大清的情况琢磨了一个有效方案。
带着方案找了四爷,然后一边吊儿郎当的吃着酒,一边跟四爷说这个方案。
如果胤德不是皇子,那这个生意就是真真切切的官商结合了。
朝廷保驾护航,收益三成归胤德,三成归户部,剩下四成,二分为人员工钱成本,一分归当地衙门,一分归入当地驻军。
湘云在外面感受各种自然灾害,哦不,游览大清美好风光,品尝大清美食时,胤德便带着人轰轰烈烈的搞起这个民间驿站。
最开始的时候,湘云都不知道胤德已经着手干起来了,也是这大半年湘云所过之处,凡大一点的城镇都能看到民间驿站的牌子,湘云才知道胤德动作有多快。
于是每到一个地方,只要看到民间驿站,湘云就会邮寄一批东西和一封家书给胤德。
虽有报平安之意,但更多的是帮胤德测一下运行和速度。
做生意总是要伴随着各种风险的,有多少人干这一行最后会赔个倾家荡产。
但湘云和胤德的想法现在差不多是一致的了。
反正他们也赔得起。
真赔了个血本无归,那就啃老去!
嘻嘻
马车在轻雪中缓缓驶入城门,湘云再次掀开窗帘一角看着京城外的街道。
熟悉又带着少许陌生,感觉比离开时更繁华热闹了。
无论哪里贫富差距都非常明显,他们去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穷乡避壤,也去过富甲天下的十里秦淮,但湘云却发现只有京城这地方让她有种回家的安心感。
以前总想有个家,后来有了私宅。有了私宅有了自己的家,湘云又总想去外面看看。
回来了。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湘云眼神中多了几分她自己都没察觉的思绪。
她好像…有很多年都没有想过未来和星际了。
“你,你,是姑娘回来了吗?”马车停在私宅这边的大门,门刚被敲响,门房的小厮就打开了门。然后一脸疑惑的看过来。
先是看到乌英,然后才是跟着湘云出门的元良,看到这二人小厮立马就想到了湘云。
后面大大小小好几辆马车,最大的这辆一定是姑娘的了。
元良从马背上下来,对那小厮说道“知道还不快将大门打开。”
小厮连忙将大门打开,又将大门上的活动门槛提起来放到一旁,然后才一脸激动看着马车入内。
等最后一辆车都进来了,小厮才重新将门槛放回去,然后一边关门一边想着姑娘回来,这个家再不会像前两年那般死气沉沉的了。
一般不带抬阶的大门,门槛都是活动的。不然那么高的门槛马车压根进不去。不过一般的高门大户,正门都是带着台阶的,所以马车想要通过都是走一旁的侧门。
马车一入私宅,就有人往里通传。图嬷嬷正好在家,听说湘云回来了先是一怔,随即便满脸激动的带着人出去了。
一边让人将正房的炉子烧旺些,一边让人准备热水洗漱和茶水点心。
往外走的时候,又吩咐了一回厨房开干货库房,给湘云接风洗尘。
私宅这边的房子,尤其是正房早在建造时就弄了地龙和火墙。这两年湘云不在家,但图嬷嬷只要天一冷便叫人将正房的地龙和火墙都烧起来。
只是暖个屋子,所以烧得并不旺。
早一把火,晚一把火罢了。
因长年不住人的房子会有些味道,所以湘云的屋子每日都会点两炉她家常用的香饼。
图嬷嬷一边迎上去,一边还在心忖湘云搞突然袭击,若不是她办事稳妥,湘云家底厚,她能提前将湘云的屋子烧起来
这么突然回来,再没个准备,像什么样子。
下了马车,湘云先是站在车前看了一圈。
好像没什么变化。
马车附近的私宅下人对着湘云请安行礼,湘云笑着让他们起来。之后继续抱着小废貂往里走。
湘云走的很慢,一边走一边打量私宅有没有什么变化。
一路走来,发现私宅当真一点变化都没有时,湘云才有一种真的回家了的感觉。
看到带着人迎上来的图嬷嬷,湘云笑得灿烂。
“哇哦,几年不变,嬷嬷怎么越活越年轻了?快说说,您老是不是吃了什么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说完又将手上的貂递给一旁的晴雯,迎了几步,“我知道了,一定是因为看不到我,嬷嬷太高兴了。您这样,多叫人伤心呀。"
图嬷嬷脚下一个踉跄,那点思念和激动瞬间被湘云这话打散了。
图嬷嬷都被气笑了,看着已经是大姑娘的湘云,摇了摇头真是什么都不想说了。
“姑娘说的太对了。”
看不到人,心里惦记。看到了人,又被各种气,图嬷嬷都不知道为什么要盼着这丫头回来了。
湘云上前挽住图嬷嬷的胳膊,一边往里走,一边笑眯眯的说道∶"幸好回来的早,若是再晚回来两年,嬷嬷岂不是都要回到十七.八岁,嫩成一朵花了”
图嬷嬷到底没忍住的拍了拍湘云挽着自己的肉爪子,这才接过话题不叫湘云继续捣蛋下去,“怎么也不提前让人送个消息回来"
“想给嬷嬷一个惊喜嘛。”一边对着沿路的私宅下人点头,一边眉眼弯弯的说道∶“嬷嬷高兴不欢喜不"
“呵呵”
若不是教养嬷嬷的素养不能做出太失礼的举动,图嬷嬷都想对湘云翻个白眼了。
这小混蛋从来都能将惊喜弄成惊吓。
"九爷知道姑娘回来吗"她不知道就算了,总不能连九爷那里也没知会一声吧。
“为了给嬷嬷一个惊喜,我谁都没告诉。要是告诉了胤德,嬷嬷的惊喜不就没了?”
说来说去还是她的错呗
图嬷嬷差点被湘云这句话噎过去。
不见惦记,见了又烦,图嬷嬷这会儿心下摇头,觉得这才只是刚刚开始。
这丫头一回来,指不定要多闹人呢。
一时,湘云被人簇拥着回了自己的院子,屋里暖意融融不说,香炉里还点了她喜欢的香料。一边由着丫头们帮忙脱下披风,一边打量自己的屋子。
屋子里与她走时多少有些变化。
家俱都是她亲自设计叫人打出来的那套,不过里面却多了不少…"这些是胤德的东西?"
图嬷嬷点头,“九爷时常过来,偶尔会在这里住上一夜。”所以这也是屋子晚上也要烧一把火的原因。
湘云了解的点了两下头,随即拿起一些小摆件看了看,发现桌案上还有几本她的随笔,又不由拿起来翻了翻。
放下随笔,湘云看了一眼桌上的帐册和算盘,便回来坐在榻上。
一边接过丫头递过来的茶,一边与图嬷嬷说话。
“姑娘回来的匆忙,洗澡水还要再等一刻钟。”图嬷嬷说道∶“这两年家里一切都好。姑娘这两年不在京城,不过各处的生辰礼却都送了过来。老奴让人单独放在小耳房里,礼单子也整理出来了。”
湘云每年都会给京城的小伙伴和胤德,贾母等人捎土仪和生辰礼,那些人到是都不会忘了湘云的生辰,虽说湘云没在,却也将生辰礼都送到了私宅这边。
“许是姑娘还不知道,宝二爷才中了举人,虽说名次极为靠后倒底是考上了。到是兰哥儿和环哥儿三个都落榜了。”
因贾家的户籍还在金陵,所以今天四五月份间,宝玉叔侄四人便起程回金陵准备参加秋闹了。
四人并没有住进金陵老宅,而是在贡院附近租了处宅子住了进去。跟着出来的下人都是李纨三春带着巧姐精挑细选的,老实听话还不会自做主张。
四人住进来后,一边备考,适应金陵的气候,一边也会去附近游玩,结交一回本地学子。
八月里参加的秋闱,出来后各自养了几天才感觉缓过乏来。
四人都是娇生惯养,含金咽玉的大家子弟,虽知道贡院秋闱要多遭罪有多遭罪,但还是被贡院的条件惊着了。
既然都是吃睡在里面,为啥一定要修得那么小呢
哪怕再大一些也是好的呀。
这种环境下本就叫人觉得心情烦躁了,再呆上好几天,又是在金陵的八月…感谢湘云吧。
若不是从小跟着湘云撒欢的乱跑乱跳,四人不说全军覆灭吧,也得有人是被抬出贡院的。
喜洁的宝玉真的是在为了他的姐妹们咬牙撑下来的。
今科金陵录取一百名举人,宝玉是第九十九名。可以说为了这大清受苦受难的姐妹们,宝玉使出了洪荒之力也不过是一个低空飞过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