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第 175 章

元春夸的是诗做得好,湘云得意的是她一眼就挑中了最佳枪手。三春与湘云都是自小长大的情份,一见她这样都纷纷的差她。

你可要点脸吧。

众目睽睽之下,就那点小动作谁又看不到呢。即便坐在上首的元春不曾注意到姑娘们的角落,但附近侍候的丫头和宫人还能不跟元春汇报一声有人在作弊?

有些事情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宝玉出生后就被抱到了荣庆堂,当时元春也养在那里。贾母上了年纪,精力不足,王夫人的手又伸不到荣庆堂。宝玉那会极小,做为胞姐,元春自是不错眼的盯着。可以说宝玉小时不光是元春给启蒙的,还是被元春用长姐为母的心思用心抚养了数年的。

此时元春的关注点一直在宝玉身上,但她也没有无视贾兰和贾环两个。

对贾兰,是疼惜,追忆和遗憾。对贾环,元春的态度就客气了许多。

更像是对待一个外人,态度很是生疏。

简单的问了两句便将贾环打发出去了,李纨看了一眼儿子,觉得他留在这里元春等人注意不到他,还容易被殿外的贾环等人嫉恨。于是直接给儿子使了个眼色,叫他悄悄从殿里出去,再悄悄的回到贾政贾环跟前儿。

很明显在这样的大家族生活,李纨母子有一套独特的生存方式。

只这一下,就让所有人都知道了元春的态度。

就是成了记名嫡子,庶出仍旧是庶出,她的亲弟弟只有宝玉一个,没人可以伤害宝玉的利益。

元春在殿内的一言一行都会被第一时间记录下来然后传到殿外来,当殿外的贾政等人知道了元春的态度时,贾政的脸刷的一下就黑了,觉得这个大闺女不是很贴心。

打他的脸了哦

贾环又不是傻子如何看不出来元春的态度,便是他自己时没注意到,但殿外的一众人看他的眼神和态度一下子就变了,贾环感到了尴尬和不忿,更多的是一种难堪。

同进士,如夫人。

他与三娟姐的处境何尝不是这般不上不下的呢。

记名嫡出...喷!

宝玉这一次没用黛玉捉刀,自己写完了所有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元春带着滤镜看完了所有诗,又让探春和女官拿彩笺誉录,一份她准备带回宫去收藏,一份让人传到外面给贾政等人赏读。

这边刚做完诗,早就拿着戏目带着一干小戏子等在殿外,正冻得直跺脚的贾蓉一抬头就见殿里跑出来一个小太监,催着他要戏目单子。

戏一开腔,宴席这边也可以正常开宴动筷了。只是看着早就凉透的饭菜,哪怕是湘云这样不挑食又合吃的,也都没了胃口。

拿帕子捂着脸,悄悄的打了个哈欠,湘云又挑着熏酱冷盘吃了几筷子,就开始拿桌上的干果充饥。

虽然在修建省亲别院的时候,贾家省了不少银子,但贾家仍旧派人南下采买了一些小戏子和泥姑僧道回来。

湘云之前就听说了妙玉的存在,还知道她是郭贵人的亲孙女。

呃,郭贵人是以寡妇之身二嫁进宫的。进宫前不光嫁了人,还孕有一子。妙玉便是那个儿子的女儿。郭贵人的前夫家涉及了些党政之争,犯了大忌讳。如今郭贵人便是想要护住这个嫡亲孙女也不敢明着来。

这次宫妃省亲胤糖等人便想先将妙玉安排进荣国府的省亲别院里,再慢慢的想办法。

不想湘云听说了这事后,很是不解的问了胤糖一句,为什么不将人送到归化城去?

归化城远在草原,真想对妙玉好就将人送到那里去呀。

你们翊坤宫的公主不是已经手握大权了吗?将人交给她,让她从头到脚的包装一下,回头换个身份再回京城不比藏进皇妃省亲的园子带发修行好?

而且那位公主按血缘算,还是妙玉的亲姑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