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终于在临近午时时,三炷香终于烧完,一声教板敲击桌案的声音响起,宣示考试结束,学生们面前的书被统一收走,之后就是验收环节。

方法很简单,谁懂得多,解释的更多就是赢。

对于十岁左右的学生而言,宋先生的时格赋实在很难,先背的几个学生最多背到二十句的时候,就再也说不出一个字,至于解释含义就更是状况百出,张冠李戴了。

童喜耕是最后一个,前面的学生已经把书院先生们的耐心消耗得差不多,对开始背诵的童喜耕并不在意,直到他不紧不慢,平平缓缓的把时格赋一字不落的背了大半,监考的书院先生们方才如梦初醒,面面相觑。

周敬在童大佬开始背的时候就翻书对照,越对照越咋舌,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大佬牛x。

他怎么忘了,童大佬本来就有个过目不忘的挂,亏他刚才还担心的要死。

最后一句背完后,童喜耕对着所有先生鞠了一躬。

先生们纷纷震惊不已,左右环顾,汪院长也疑惑万分,问童喜耕:

“此时格赋,你从前可背过?”

童喜耕摇头,老实作答:“未曾。”

汪院长点头连声道:“不错不错。”

说完,汪院长看向周敬和孔大人,满意的说出:

“这个学生府文书院收下了,我会亲自将他带去宋先生处,若无意外,他将是宋先生收下的第一个入室弟子。”

这个结果,周敬也很满意。

汪院长亲自送他们出门,这待遇可比他们刚进门的时候要好太多了。

“这汪院长还真是只认才学不认身份的耿直人。”周敬说。

孔大人表示赞同,夸道:“汪院长可要谢谢王爷为他找来这样一个绝顶天资的学生。”

周敬抬头看了看日头,对孔大人发出邀请:

“该吃午饭了,孔大人可有什么推荐之处?”

孔大人想了想,说:“泉州的山货和海货都是一绝,看王爷想吃什么。”

“那就海货吧,我爱吃鱼。”周敬说。

“是。那下官这就派人带王爷去。”孔大人说着就要唤官轿旁的轿夫,被周敬制止:

“还是孔大人亲自带我去吧,我还有些忙想请孔大人帮一帮呢。”

周敬没忘记齐老师的交代,想在泉州地界大规模的修建梯田,可不是岭南王府那仨瓜俩枣的人手就够的,必须要出动地方官衙才行。

一刻钟后,孔大人领着周敬坐在泉州城中有名的老灶鱼庄二楼雅间内。

“这鱼庄虽不是泉州最大的酒楼,但开了十多年,用料新鲜,口味一绝,王爷只要尝过一回定然难忘。”孔大人边说边为两人斟茶。

周敬觉得这里很好,从二楼竟然能看到码头后的海面,波光粼粼,煞是好看。

“孔大人,泉州府有山有水,为何不发展船运?”周敬问出心底疑问。

孔大人放下茶壶,回道:

“船运一直都有,只是人们好像更愿意走陆路。”

“为什么?”周敬问:“水路虽比陆路慢一些,但却相对稳当,而且一马车才能装多少货物,用船运岂非能多运几十,乃至几百倍的货量,赚的更多不是吗?”

孔大人闻言长叹一声:

“王爷所言极是。只是水路多匪,商人们走一趟船,十有七八要被劫一道,久而久之,也就不愿多行水路了,即便要行,也是运一些不太值钱的东西。”

周敬了然点头:“哦,那朝廷没有派官兵去剿水匪吗?”

“剿了。可那些水匪奸猾无比,我朝沿海水师出兵多回都不能将其拿下。我等也只能眼看着市舶司的好些船只停靠在岸,一日日萧条,无物可运。”孔大人苦笑不迭。

正说着话,鱼庄伙计上来送菜,孔大人把一条清蒸海鱼的双目送到周敬盘中:“此乃深海之鱼,鱼目四周最为鲜嫩,王爷趁热尝尝。”

周敬道谢后,尝了一口,果然鲜美无比,连连点头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