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虽然有些别扭,但一家四口总算安安稳稳一块吃上了桂花糕。
晚间在院子里设了几席,叫上了几个不曾归家团圆的亲近师弟们,大家一块赏月吃月饼。
周大娘果真没有驴他,月饼里好几个都是蛋黄的,吃得他肚皮撑撑。
月饼吃了,团圆饭也勉强吃了。
于夫人便说忙了一天身子乏,要回房歇着。
于少陵哪里肯这么轻易放人,他可是还有计划的。
当即一通耍宝赖皮,好歹苦留住了:
“今日中秋,我听人说是要放河灯祈福的。河灯我做好了,阿爹阿娘陪我和少忆走一趟,我们下山去沅江放河灯。”
“胡闹。放河灯是凡人祈福。我等修仙之人,应当好生修炼才是正经,如何也去做这些……”
结果话还没说完就被于少陵告了黑状:
“阿娘,你看阿爹又凶我。”
于抿絷:“……”
最终,于夫人被磨得没有脾气,只能答应。
于抿絷自然是一切都听夫人的,一家四口便下了山。
山下热闹非凡。沅江两岸挤满了人。
江中已有不少点亮的河灯顺着江水潺潺流过,放眼望去,星火连遍,如画一般,美不胜收。
四盏河灯皆是于少陵亲手所制,他还按照风俗在河灯上特意留了可以书写愿望的地方。只等一一分发给他们后,让他们自己填写愿望。
于抿絷虽板着脸训斥他胡闹,却还是第一个接过笔,在上面端端正正写下四个字:家人安康。
于少陵在一旁瞧得分明,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
随即便被于抿絷狠狠瞪了一眼,于少陵也不在意,笑嘻嘻打趣他爹:
“阿爹满腹经纶,我以为会写什么高深大道理。”
“你不说这是用来祈福,家人安康,便是我平生所愿。”
于少陵只觉得心尖温暖,见于夫人随后接过笔,像是心情不错,也不避着他们,只道:
“既然夫君求了家人安康,我便求这个吧。”
说罢,她挥笔写字:
吾儿……
写到这却是一顿,最终才慢慢续写上,是五个字:吾儿们平顺。
这个吾儿们自然不仅仅是指于少陵,还有她排
斥甚深的于少忆也是算在里面的。
果然,他娘虽然不知为何对于少忆有所排斥。却并不是像原著里所说的那种黑心母亲,定是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
想到这,于少陵终于释怀。
于少忆却像是有些不敢置信。煞白着脸,甚至用力眨了眨眼,仿佛不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是真的。
于夫人写完以后,也有些别扭,飞快的把花灯转了过去,像是不想让他们看见这上面的字。还是于抿絷打了个圆场:
“夫人只盼小辈,不想想我这夫君么?”
果然于夫人很快就被他吸引了火力,嗔笑道:
“你都什么年纪了,还和孩子们争风吃醋。”
这样一闹,气氛顿时好了不少。于夫人把笔递给他:
“阿缺,你来写。”
于少陵还真不知道该写什么,咬着笔思索了好一会。
抬眼却正对上于少忆直勾勾盯着他的幽暗目光,那眼神,竟让他有几分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心思一恍,思路便停滞了片刻。再回头,突然就有了想法,而后提笔挥毫,在自己这花灯上写下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语:
年年如今日。
一写完,于夫人便笑了。于抿贽蹙着眉头,颇有些嫌弃的道:
“你这字该好好练练,狗啃似的。”
“有其父必有其子嘛。”
于少陵耍了句贫嘴,惹得端正不阿的于抿贽也忍无可忍,直接上手给了他个爆栗。于少陵抱头鼠窜,逗得于夫人越发开心。
大家笑了一阵后,于少陵便趁着气氛正好,把笔递给身旁一直静默不语的貌美少女:
“少忆,你也来写。”
“写……什么?”
“愿望呀。想要什么写什么,别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