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娘家

董翠华心疼女儿和外孙,在里面加了白糖,又挑了点猪油,拌匀了端到房间里。

母子两早就饿坏了,一口气将大半碗焦面吃的干干净净。又用开水将碗底沾着的焦麦粉涮了涮,然后连带着水都喝的干干净净。

董翠华看的心酸,忍不住落泪说:“你一个女人家带着孩子,婆婆又是个厉害的,往后日子可怎么办!”

刘静云因为填饱肚子而升腾起的满足感,瞬间因为这句话而消失的无影无踪。

她打来热水,给孩子擦洗了一下,并哄上床,这才对董翠华说:“妈!我打算分家了。”

董翠华顿时讶异,“分家?冯家能同意吗?而且他们家三个儿子,就那么几间屋,怎么分啊?”

刘静云冷哼一声,面色冰冷的说:“冯家是肯定不会同意的。他们现在把我当作牲口,累死累活的挣工分,钱却一分都不给。我打算直接找大队出面。至于房子,我也想好了。厨房和客厅都是共用的,肯定没法分。我只要一个房间,到时候借点钱,砌一道墙,把院子隔开,然后搭个棚子做厨房。就我跟爱国两个人,够住了。”

见女儿考虑的这么细致,想来是下定了决心。董翠华既不安又无奈,落泪说:“一个女人独自带着孩子,哪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刘静云被她哭的心里烦,语气有些暴躁的说:“我没有觉得容易!可是不分家,又能怎么办?自从冯二牛过世,冯家人看我就像是看外人,处处都欺负我,提防我。我跟他们一天都过不下去了。不分家,我会疯的!”说到最后的时候,语气越发的激动。

董翠华眼泪流的更凶了,哀叹着说:“要是你爸爸还在就好了,冯家也不至于这么过分。”

刘静云到底顾忌着母亲的身体,见她哭的厉害,连忙收敛了情绪安抚说:“我婆婆那个人不好相处,就算爸爸在,日子也不好过。还不如直接分家,落得个清静。好在爱国已经七岁了,用不着太操心。以后我下田就带着他,教他学着挣工分,日子总不至于太差的。”

董翠华点点头,却还是哭。

她的女儿命太苦了!

母女两又说了会贴己话,瞧着时间已经不早,终于还是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刘静云的弟弟刘红兵,以及弟媳郭杏花起床,见到刘静云母子出现在家里,并没有觉得意外。

刘静云昨晚上喊门的声音不小,小两口都听见了。

刘红兵本来想出去看一看的,却被郭杏花制止了。

她有些烦这个大姑姐,每次回娘家空着手不说,董翠华还总是偷偷接济她。

虽说她日子确实不好过,可这年头,又有哪个是好过的?

就拿她来说吧,嫁的丈夫除了一张脸,哪哪都不行。才干了小半天活,就累的不行,都比不上她一个女人。婆婆还是个药罐子,挣不了工分还费钱,还总是补贴已经出嫁的女儿。

她好过吗?

她也不好过。

郭杏花有时候甚至觉得,大姑姐过的不好,就是婆婆给惯的。一回两回的接济,让冯家知道大姑姐还有娘家可以指望,还不更加可劲的苛待她。

要是她的女儿啊,婆家敢这么欺负,上去就两巴掌,祖宗十八代的骂。看这些人还敢不敢胆肥。

在郭杏花看来,刘家人的通病就是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