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水村,沈煦将周大海、刘金水、陈贵生、沈云霞都请了过来,把与唐国栋的“交易”说了。
四人八目震惊,欣喜若狂!
“三子,你说的是真的?”刘金水搓着手,激动得有些不知所措,“好!好!太好了!不过……”
他另有一层担心,“你这么威胁唐厂长,会不会有事?”
“不会!”沈煦非常自信,“如果单纯用公开辣椒油方子来威胁,唐厂长就算咬牙答应了我的条件,也会记恨在心。而单纯用火锅底料来利诱,又未免显得太过上赶着,将自己摆在下乘地位,唐厂长未必会把我们上水村看在眼里。
先抛出火锅底料这么个甜头过去,让他看到我们的价值,再说公开方子,让他知道我们不是软柿子,能任由他搓圆揉扁。这样,他才能重视我们上水村的事。等之后我们的人进了厂,也能得到不错的待遇。”
刘金水松了口气。陈贵生有些疑惑:“既然有火锅方子,其实我们可以像之前的辣椒油一样,自己做吧?”
沈煦眼珠转了转,“陈叔,辣椒油的前车之鉴还不够深刻吗?你敢保证村里不会再有人把火锅方子给卖了?到时候我手里可就真什么都没有了!”
沈云霞点头,“三子做得对!这种东西,我们守不住的。利益动人心。不如交给食品厂,还能卖个好,为咱们村多争取点利益。”
沈煦看了她一眼,神色柔和下来,别看沈云霞是个女人,却是难得的明白人。
他说:“就是制作豆豉和辣椒粉的利润薄弱,比之前做辣椒油低不少。”
刘金水摆手,“没事,没事!赚得少也是赚,总比啥也没有要好。”
“是这个理。但能多赚一点为什么不呢?”
刘金水怔愣,“诶?”
“辣椒油的制作,除了豆豉和辣椒粉,还需要鸡肉猪肉。猪的养殖时间长,一头猪,养个一年,也难达到两百斤。尤其猪吃得多,咱们队上打的猪草和各家余留出来的玉米棒子养目前这三头富余,再来一两头也还算勉强。再多就不行了。
“所以,养猪不合适。但养鸡是可以的。鸡的生长时间比猪短,就算没别的吃了,也可以喂蚯蚓。蚯蚓挖点土,我们自己就能养。鸡还会下蛋。鸡蛋就算食品厂不收,我们还能卖去供销社,便是留下自己吃,也是好的。
“我跟唐厂长说过了。他们这些日子的鸡找的都是隔壁县的养鸡场。可要是咱们县自己有,自然是紧咱们自己县的。并且咱们上水村说小不小,说大也不是很大。他们比我们门路多,如今辣椒油已经卖去了隔壁省,销量大。我们村里这点鸡的量,他们还是吃得下的。”
四人互看一眼,周大海皱眉,“你是说,咱们自己办养鸡场?”
沈煦没点头,也没摇头,“若要办,也不是不行。这个比辣椒油厂子好办。但也一样有很多问题。就像我之前说的。谁来管理,具体怎么实行?咱们都养过鸡,知道并不是每只鸡都百分百能活。
“死了怎么办?算谁的?负责养鸡的要不要受处分?要是没个处分,怕是养鸡的会不够用心。但要是处罚,养鸡养死几只是常事,人家辛辛苦苦伺候鸡,出点事就得挨批,是不是不太厚道?这里头的度怎么把握?
“最重要的一点。谁能保证不会有人私心偷鸡蛋?如果只是十来只鸡,生了多少蛋,大抵也都是有数的。但要是办了养鸡场,鸡的数量一大,每天少那么三五个鸡蛋,谁看得出来?别看三五个鸡蛋不算多,日日积累下来,就很庞大了。”
处处都是问题。
刘金水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想按照当初辣椒油的规矩来,各家养各家的,等养大了,再由队里统一收拢称重?”
“对!这样一来,自家负责自家的盈亏。鸡养得好还是差,谁也怨不着谁。但是每家养鸡的数量还是得控制一下的。比如一家十只,人口多的人家,可以开放到二十只。”
刘金水看向其他三人,“你们觉得呢?”
沈云霞最先点头,“我觉得这样挺好。你们是知道的,咱们村上工的时候,总有些人偷奸耍滑,仗着人五劳五的分配制度,宁可工分少点,也不愿意干辛苦活。反正他就是不干,也能得人五这一部分的粮,额外再凑点工分,总够饱肚子了。
“我是最不待见这些人的。可惜就算队里一再批评教育,也免不了有人厚脸皮,不当一回事,天天混日子。我看三子的法子就很好。反正我是举双手赞成!”
她这么一说,刘金水也举手表决,“我也没意见。”
周大海和陈贵生自然也没意见。这事就这么定了。
沈煦很高兴。其实,他并非不明白,虽说分派给各家养跟队里办厂各有优劣,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自然是办厂更有前途些。分派给各家,终究只是小打小闹,做不成大事业。而他所说办厂的诸多问题,若有心,也不是解决不了。
可他依旧建议各家养。办厂,鸡都是公家的。多少只全有数。跟他沈煦有个屁关系?他能吃上一只吗?各家养就不一样。这事过了明路,他们家养上十来只,嘴馋了杀一只,别人就是瞧见,也最多说两句“啊,三子真舍得”。
不像现在,他想吃好点,都得悠着。掰着手指头算,上回吃肉间隔几天了,今天是不是能再吃了,这次又该给这些肉的来路找点什么理由。
他倒是也偷偷吃过几回。但这种事是不能天天干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频率高了,次数多了,总有被人发现的时候。
沈煦觉得,他为了能把吃好点这件事摆在明面上不被人怀疑,真是操碎了心!
要是可以,他还想养牛养羊养牛蛙养龙虾,然而这些都不现实。唯有养鸡还算容易。
这个操蛋的年代!他的肥牛卷肥羊卷!他的跳跳蛙!他的麻辣小龙虾!
沈煦内心两行宽面条泪。
养鸡的事情谈妥。周大海又问:“四个工人名额怎么分配?”
上水村这么多人,给谁不给谁?
沈煦淡笑,“咱们村这三年来每个人出工的情况都记录在案吧?”
沈云霞道:“当然。不论分粮还是年前分肉分钱,或是评劳动模范,先进个人,都是要看工分的。我全记着呢!”
“劳烦婶子把记录本子给我看看。”
“成!我这就去给你拿!”
“行!那婶子走一趟!大伯,你跟刘叔和陈叔分头去村里通知各家各户,让大家一起去打谷场,咱们趁热打铁,把这事给办了,也好让乡亲们都高兴高兴。自从辣椒油的副业没了,大伙儿都愁眉不展的,难得有这样的喜事。
“再有,火锅底料,食品厂是要赶年关这一波生意的,马上就得投入生产。这四个名额也要快点定下,过两天就得去上班了呢!”
显见得,这名额怎么分,沈煦是有自己的主意的。
按理说,村里几个干部都在,这是上水村的大事,总得商量着一起办。沈煦全揽了过去,有点不大合适。但谁让这名额是他争取来的呢!因此,对他的决定,谁也没说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