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豪的弃妻07

丛夏也就完全不知道小系统的腹诽,很自然的下了地板和密室相连的楼梯,然后,就看到了一个……非常大的密室。

这个密室,应当是专门建的,涵盖了原身温巧娘院子里的所有房间——温巧娘自己的正房和耳房,下人住的和放东西的东西厢房各三间。

面积很大,里面更是各种各样的箱子、盒子、匣子,还有好多架多宝阁,多宝阁上也是各种箱子、匣子。

丛夏想了一下,就打开了附近的一个多宝阁上的一个竖条的木盒,里面果然是一只花瓶,且花瓶和木盒之间,还用了海绵和布条相隔,做了防震,保证就算地震了,这花瓶也不会碎。

而这只花瓶,丛夏将它小心翼翼的取了出来,仔细打量,便知这是一件上好的古董。

是真品。

再随意打开几个小匣子,里面则分别摆放着一只唐朝的鼻烟壶、一只元朝的银搓杯、一只明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

这倒不是丛夏忽然对古董精通了,而是这匣子里面,有有关这样古董的介绍的小卡片。

而丛夏对古董不精通,却也略知一些,见识过一些真东西。她将这三样东西在手里摩挲了一遍,就知道八|九不离十,这也是真品了。

这个温家……到底是什么来头?

又或者说,她收了四叶草,尽管没有佩戴四叶草的叶子,但四叶草又称“幸运草”,是不是也间接的因此提升了气运?成了一个好运气的人,所以才能开启这里的密室?

可是,如果这密室里没有好东西,气运也不能凭空把东西变出来吧?

丛夏电光火石间,想到了原身的母亲。难道,这些东西,其实是原身母亲留下的?

要知道原身母亲,再成婚后不久,娘家也出了事情,身为家中独女,娘家的那些财产,她也是得了不少的。只是之后没过多久,原身母亲诞下原身,就过世了。那些旧时秘辛,便也无人知晓。

就连奶娘,怕是也只知道母亲过世了而已。

丛夏想了半晌,在没有任何证据和证人的情况下,也是想不出当年的真相,干脆就不再多想,而是将能打开箱子匣子都打开了一通,发觉这密室里,藏得最多的,就是一箱子一箱子的金条和金元宝,且都是没有印刻痕迹的金子;

其次就是一箱一箱的金银玛瑙珍珠的首饰,只是这些首饰常年封存,早已蒙尘;然后便是各种历史悠远或是近期的古董。

看着看着,丛夏就觉得,自己发了啊。

系统:“!!!啊啊啊啊!宿主大大,宿主小仙女,这些东西要不要放在系统商城变卖啊啊啊!如果宿主大大肯变卖,本系统保证只收取少少的佣金!剩下的赚取的积分都给宿主小仙女!真哒!比真金还真!”

这个主意听起来还是不错的,但丛夏现在不着急用什么积分,便打算等弄清楚了这里面的套路再说其他。

系统:“……”

所以说,它当年选定的那个乖乖女牌好运气的女孩,才是最适合它的宿主吧。哎,要是那一个,保证它说啥是啥。才不像强行绑定它的这个……唉唉唉!说多了都是泪!不说了,不说了!

丛夏才不管小系统是怎么想的。

她将这个密室看了一圈,确定这个密室应当是二十几年前建的。算算原身的年纪,估计是原身出生,原身母亲过世,这个密室就开始建。建好了就让原身住在上面,来做遮掩。

这可真是,对女儿够好的啊。

丛夏轻啧一声,便将东西都收到了芥子空间里,半点不心虚。确定这密室里什么都没有了,这才出了密室。

然后把房间里的家具摆设又从芥子空间里原样取出来,放在地板上。那密室的入口上面,恰好是一个圆形茶几。茶几上放着一个很大很沉重的玻璃鱼缸,玻璃鱼缸里没有水,却有假山和鹅卵石做装饰,而那假山看起来就很有分量。

显然,做密室的人,早就有准备进行掩盖。

只是温家父子也不知道是出于对原身好,还是对原身不在乎,临死也没有见出嫁女的原身,更没有将这个密室告诉原身。

这可真是太匪夷所思了。

丛夏摇了摇头,就,回去睡觉去了。

等到第二天,丛夏想,她估计现在的运气,真的非常好。

因为她刚刚起床,大柱就跑来跟她说,纺织厂接下了一单大生意,做好了利润非常大,纺织厂的名声也能重新打出去;接着是秦招娣上门,喜气洋洋地跟丛夏说,原本一直招聘不到的几位有一技之长的老师都招聘到了,另外还有十几个小脚女人过来投奔,其中一半都是南方的绣娘,不堪忍受婆家的虐待才跑出来的;

之后,又有一位老者上门拜访,表示自己在城南有一座安静的临街的三层宅子,愿意低价出售给丛夏做图书馆,另外他家里是书香世家,原本和温家就有交情,家里的藏书,则愿意大部分捐献出来。

丛夏听了,却是不着急答应,而是问道:“林老是要出国?”

林老满面愁容,无奈叹道:“家门不幸,老朽家中三个儿子,都坚持出国。老朽和老妻如今耳顺之年,却要背井离乡,将来也不知道尸骨是否能归故里?

可,三个孽障都说国内要乱,都不愿意留下为国家做一份贡献,老朽和老妻也是无法,既舍不下国家,又舍不下三个孽障,那三个孽障更是长跪不起,说我们不走,他们就跪死在门外……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

林老是位爱国人士,即便他年纪大了,做不了别的,但日常悄悄援助一下革命党,给孤儿院和收容战士孤儿的教堂送些粮食米面蔬菜之类的,帮助一下困难人士,这些,他和老妻都是愿意做的。

但三个儿子出国留学一趟,再回国内,却言道这乱世,是普通人无法改变的。至少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想要过上安稳的生活,只能出国。三人出国一趟,竟是每个都觉得国外的月亮才是圆的,无论如何,都要出国。

可他们又是受着传统教育长大的,孝道二字,是他们心中首要的东西。因此即便要出国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也得劝着老父老母一同出国。

林老和林老夫人不肯出国,却又舍不得难为三个儿子,末了,也只能答应出国。

只是林老和林老夫人说了,既然要走,那么家里的许多产业,变卖之后,他们会留下大半捐献出去,也算是在国家危难时没有留下为国家做一份贡献的补偿。他们出国之后,经济条件会没那么好,只能靠三个儿子自己打拼。即便如此,林家三位公子也迫不及待的要出国。

林老和林老夫人这下真的没办法了,只能真的开始变卖家产,打算出国。

人生总要有舍有得,他们舍不下天伦之乐,就只得远离故土。只这心中,怕是余生都要对国家心存愧疚。

丛夏听了,并不觉稀奇。

这世上人,总归是各有各的想法。有坚定的留下来为国家之崛起而奋斗的人,有出国学习成才后排除千难万险也要回到国家报销国家的人,当然也会有宁可吃国外的牛奶面包,也不要花国的各色菜品的。

林老家的三位公子,虽让人不齿,可林老和林老夫人,显然是无奈之举。只是他们到底年纪大了,孩子们翅膀硬了,他们想管,也是管不得了。

丛夏只能道:“您和尊夫人肯捐献出这许多东西来,对国家已然算是做出了贡献。国家若当真有灵,也不会计较林家的暂时离开。且雄狮只是暂时沉睡,早晚会重新醒来,震惊世界。您们好好活着,健健康康的活着,或许,到时候,还能回家来看看它,那时是不是堪比国外?”

林老听了,不禁老泪纵横。

回家?他当真希望自己还有亲自用自己的双脚回家的那一日。

最后林老一个激动,除了把那座三层楼便宜卖给了丛夏,送了上万本的藏书,还送给丛夏一箱小黄鱼,两件古董,说是赠予“小友”,望花国之女性,也可在花国撑起一片天。

丛夏想,她最近这运气,大约是真的越来越好了。

而“温巧娘图书馆”、“温巧娘孤儿院”和“温巧娘学校”,也该弄起来了。

温家从前到底有些人脉,芦花市里也有慧眼识珍珠的人,丛夏收容的那些女子里,除了秦招娣和黄玉娘,另有几个有管理能力的,都愿意来给丛夏干活,丛夏便轻松了许多。

只是,看看时间,已经到了1931年的8月。

丛夏沉重的叹了口气,却也无力改变历史,只能改变自己的身边人和身边事。

因都是房屋修葺,而不是重新盖房子,到了8月底,“温巧娘免费图书馆”就已经正式营业。

图书馆有三层楼,共两百个读书位,24小时开放,提供热水和价格低廉的饭菜,但饭菜不允许在图书馆内吃,图书馆内藏书两万册,另提供抄写工作,必须再图书馆内抄写,抄写完毕将提供图书馆的“饭票”和借书离馆的资格,当然也可以选择银元付账,但那要多抄写些书才能得到一块银元。

而图书馆旁边的一处小宅子,也被丛夏买了下来,用来作为“扫盲班”,每天晚上7点到9点,都会有老师进行“扫盲”,无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只要遵守秩序,就可以来扫盲班进行学习最常用的几百个字。

与此同时,温巧娘孤儿院也建立了起来,但是,其中有一个条件,若是有家里能养得起但是不愿意养,想要免费蹭孤儿院的资源的家庭,一旦被发现,其所有家庭成员,不得进入温巧娘免费图书馆看书,不得进入温巧娘扫盲班,家里的子女不得进入温巧娘学校。

但那些家里的确无力负担而将孩子送来的,查明后家长若在有能力养育孩子后而不认孩子或不将孩子接回,孩子可继续留在孤儿院,但这个家庭其他成员将受到以上同等待遇。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世道艰难,有努力生存的人,可也总有即便到了这样的国难当头的时候,依旧想要占人便宜的事情发生。

即便这会让一些无辜的孩子受到损失,可是,这世上没有完全公平公正的事情,且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必须要有,才能保证孤儿院的长久存在。就连图书馆,也同样有自己的规矩,比如在图书馆毁损图书或大声喧哗,超过一定次数,就也不会被允许进入图书馆。

如今孤儿院的院长秦招娣和图书馆的馆长沈其华对此十分认同,甚至二人又制定了几十条详细的规章制度,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

至于开办学校,这却还需要一定的资质,也需要足够的老师,因此改建的老学校找到了,学校也在改建过程中,但是,学校要开办起来,还要至少三个月时间。

周围的百姓看到了,还去给工人们送吃食。显然,他们即便自己大字不识,也知道这个世道变了,女人不裹小脚了,孩子们也该学习读书了。只有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便捷简单的渠道。

好在丛夏有钱,这些事情尽管难,到底也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