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之亲爹重生(03)

昭君之开挂人生 传山 3651 字 8个月前

“都处理好,再过几天,田里的水稻都可以收割,你与子强说一声,让咱村的村民都别卖粮食。”

“过些日子再说吧,村里除了咱俩种双季,其余的都是种的中季稻,基本没有卖的,全是自家吃的。”

“看到了,我也不好说什么。咱家已经做的够明显了,等变故发生后,咱家就得露底。”

老爷子有些焦虑,其实他很矛盾。可以遮掩,但自家不是小门小户,真是无法遮掩。

如今网络上就到处唱衰张家,这些他倒不在乎,可几个月以后,明白人都会想明白。

他纠结过,也矛盾过。

你说他明明知道以后是个什么情况,却无动于衷,什么也不做,可能吗?

可是只要拼劲全力去做了,肯定就瞒不过别人。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爸,露底就露底吧。到时候就说你做梦梦到的。有什么办法。走一步看一步,实力代表一切。”

“但愿吧。”

父女俩聊天的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京城,有一位老爷子,心神不宁,拿出几枚铜钱,算了一卦。

他每次出现心神不宁,一定有大事发生。

盯着卦相一直看了半晌,许久,才拨出去一个电话。

说完电话,深深叹了一口气。

看来,要谋算一番才行。

某处干休所内,几位老爷子也得到一些内部消息。

几人围坐在一起,有些难过,好不容易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却有……

生而为人,真难。

转眼就是五个月。

进入十一月初,各地已经出现异样。

白云山宋家村,今日迎来一群一群人。

钱,黄,彭,三位老爷子,带着家里的人,全部来到宋家村。

他们是说最后看望一眼老连长,也许今生再也没有机会再来。

家里的晚辈们来,也是因为受到张昭君的邀请。

来的都是不在部队,在单位在什么公司上班的孩子们。

她们请假跟着来的。

“君君,山上建设的不错啊?”几位老爷子与老伴儿相扶着,与身边一直陪伴着的昭君说着话。

“是不错,如今度假山庄与村里连成一体。咱已经形成一个超大社区。”

昭君朝最后面的那群人望去,随几位老爷子一起来的,还有上次昭君提到的一百多位退伍战士。

“宋家村空气真不错,风景好,气候也好。我都想一辈子留在这里不走了。”

钱老爷子貌似开玩笑的说道。

“不走好啊,我推荐一波我家的度假山庄。钱爷爷,你们在我家度假山庄买一套别墅,以后就能常住白云山。”

“买,就算不常住我们也买。算是给你家的度假山庄做点贡献。”黄老爷子哈哈笑道。

白云山度假山庄,卖出去的别墅不多,房价不贵,但张家没有对外销售。

只有与张家关系极好的几户买了几套别墅。

例如:与张老爷子关系极好的曾律师就买了两套相连的独栋小别墅。

后面的彭家儿媳也说,“君君,我家也买一套。”

彭家有两个儿子,都在部队,说话的是大儿媳。

“好啊,我巴不得呢。看来今天一天能卖出去好几套别墅。”

有些时候,昭君都挺佩服自己的,简直了,戏精中的戏精。

“哈哈哈……”一群人都笑的开怀,彼此明白是怎么回事。

带着一群人先参观度假山庄,一处处的介绍。坐在观光车上,所有的人都看的仔细。

最让大家匪夷所思的是,张老爷子租的荒地与镇子上唯一的一条,公路两边的地方连接高山的地方都有高高的宽阔围墙,中间的公路倒是敞开着。

在她们没有看到的地方,还有空间泉水浇灌的山野荆棘像一道道厚实围墙,阻隔着外面的人翻山越岭从山上翻越过来。

防护工作,做的很好。

一百五十位退伍战士,被先他们几个月就来了退伍兵,接到他们居住的地方去。

每人有一套带二层的平房居住。虽然不大,但也不错,紧凑的二室一厅一厨一卫。

程前是负责接待他们的人,热情的给战友们介绍。

“大家别看咱们是在山上,是农村,其实不比城里差。我们还常常进山拉练。

战友们还调侃说,其实和部队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日常的工作就是巡逻从镇上到村里这段路。然后找出来薄弱地带,标明。

只要是薄弱地带,老板会马上派人处理,打算把村子里到镇上,还有村里到邻省的那段路弄的扎实。

用老板的话说,那就是要搞成铜墙铁壁,不能让坏人夜晚溜进来,威胁到村民以及度假山庄住客的安全。”

说道这个,程前很是欢喜。真的跟在部队一个样,没有什么区别。

他感觉自己依然在部队一样。

新来的退伍战士有些不明白,“老程,一个度假山庄要不要这样,现在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即使有宵小,似乎不需要搞成这样吧?”

不只是他们,就是早来几个月的也不懂,但老板说怎么干,他们就怎么干,又不是啥犯法的事情。

“嗨,别问那么多,老板干的也不是什么坏事,犯法的事情,让我们怎么干咱就怎么干就是,大家说是不是?”

“是。”

两百人的声音,吼的震天响。

“好了,我跟你们说,老板还帮村里修建了小学,中学,以后你们也可以接家人一起来,有孩子的,也能在村里读书。老板说了,以后请省城的好老师来教书。”

程前来了几个月,与老板接触的多,对老板是百分百的相信。

一部分人入驻在度假山庄靠近围墙边的小二层房,看着是靠近围墙,但是隔的有十多米,没有被围墙阻隔光线。

十多米的地方,也不是白空着的,种上了蔬菜,还有土豆,红薯之类的。

后面带队的一百五十人中有一位家里贫穷的连长齐新,他没有选择等待分配,而是拿了一大笔钱,听从首长的意思来到了张家的度假山庄。

他还有一项使命,那就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做好两百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把家人都带来白云山工作。

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首长的话,他记的牢牢的。

他知道首长不会害他们。

他自家的妻儿老小的工作已经做好,算算时间,已经在来的路上。

“好了,大家按照顺序分房子,行李先放进分好的屋子里。然后屋外集合。”

分了五十人与原来的五十位退伍兵一起住到昭君承包的山头。

一百套小楼房已经住满,围绕着山头住的,就在昭君家的屋后。

“是。”

十二月中旬,最后一批退伍兵的家属抵达。

彭钱黄三家其他的成员,从上次回去以后,再次来到白云山。

他们自家准备的物资,早就装满了地下两层的仓库,包括楼上房间其余的空间都装的满满当当。

在宋子强的招势宣传下,宋家村为轴心的方圆几十里,今年都没有人卖粮食。

各家各户还被突然传来的谣言,吓的买回家不少木柴,粮食,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