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六章 平等

凤舞隋末 隔壁老黄哥 1284 字 9个月前

说完,监国王稍作停顿之后,便听他问道:“其一、今日既是佛诞之日,便问一个与释迦牟尼有关之题:昔日佛祖于菩提树下开悟,发愿传教,其教义之中有一个众生平等,且问何为众生平等?”

监国王的问题一出来,就见那慧能暗暗舒了一口气,他作为大兴善寺的住持加上又是“莲宗”衣钵传人,对于这样的问题肯定是信手拈来。

只是见他刚要开口,就听监国王指着达摩西多补充道:“对了啊!别扯什么经文佛曰,你既然是天竺来的,就照实说一说,为什么至今天竺各地还在施行四种姓制度,为什么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和贱民不能平等,这天竺之民尚且都不能平等,凭什么就敢来我中土传教,弘什么众生平等之法?”

慧能见此,就觉得空空的耳中响起“噗呲”一声,感觉就好似被人在心口上扎了一刀,这什么众生平等的问题如果是叫他回答,估计他正要稍微的引经据典搞一搞就答上来了,可若是指着达摩西多这个天竺人来回答的话,怕是要坏事啊!

果然,达摩西多当场就被问懵了,这众生平等说白了不过是佛祖的远大理想(空想)。315中文网

而作为一个正儿八经的天竺僧人,他更是明白这佛教之所以诞生,就是因为当初佛祖释迦牟尼要跟种姓制度抗争啊!

话说这佛教大约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当时的古印度正处于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代:有的地方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有的仍处于部落联盟时期。

同时由此产生了最初的阶级划分,也即是种姓制度:首先是婆罗门,也就是僧侣贵族阶级,享有经典的传授、解释权和主持祭祀的特权;其次有刹帝利,属于军事贵族;吠舍为第三等级,从事农、牧业生产者和商人;最后是受剥削的首陀罗。

以及主要由战败的俘虏、罪犯、私生子和他们的后代组成,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最为低等的贱民阶级!

而随着各国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发生,刹帝利种姓的军政权力急剧增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吠舍种姓的经济实力日益雄厚;更不提吠舍、首陀罗和贱民更憋着一股子劲想要翻身做主人。

由此旧观念受到广大人们的反对,思想界活跃,各种哲理、邪说莫衷一是。面对统治者的、社会混乱和贫困者痛苦的局面,有些人企图退出社会生活,出家作了“沙门”。他们住在野外,穿树皮,吃橡子,用手捧水喝,不结婚,不生子,行苦行,枯坐终日不动,寻求思想的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