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贺年此刻脑子里飞速的运转着,思考着该如何应对。
他不可能任由倭寇们逃窜,必须及时封堵住倭寇们逃窜的方向。
这单单靠锦衣卫显然是无法做到的,必须要依靠其他的势力。
诸如虎贲军,诸如东厂,诸如郑经所率的水师,诸如泉州当地的驻军。
要想在短时间内联系到这么多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烟花。
明军军中有一整套完善的规定,在什么时候燃放什么样的烟花,就代表了什么情况。
王贺年的锦衣卫当然清楚这些细节。
这种时候第一时间燃放烟花就可以做到互通有无。
说干就干。
战机稍纵即逝,即便王贺年第一时间发出命令,也可能在接下来产生一些完全不同的情况。
锦衣卫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第一时间就燃放了烟花。
漆黑色的夜空中燃起了绚丽的烟花,但没有人顾得上欣赏,因为>>
他们十分清楚这烟花代表了什么。
只是请求响应的信号。
东厂的番子郑经的水师精锐以及一些卫所兵和当地驻军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反应。
他们本就是预备的状态,这个时候做出响应越快,对倭寇的约束力也就越强。
他们所有人对于倭寇的痛恨都是共通的,恨不得将这些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的大恶人碎尸万段。
一瞬间泉州城全城响应,十几万大军动了起来,这座繁荣无比的海港城池也一时间变成了一座不夜城。
没有人希望放走哪怕一个倭寇。既然要毕其功于一役,那么就要彻底一些,集中所有的力量,集中所有的气力。
这个时候不是争功劳的时候,也不是算计对方的时候,而是保持合力,一致对外。
倭寇们从临街铺子的后门逃出,本以为可以逃出升天,却看到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直是有些慌了。
这些家伙是怎么突然之间就冒头出来的?
他们此刻已经完全无组织了,皆是一些散兵游勇,靠着自己的本能在求生。
他们知道硬刚正面没有任何的胜算。
双拳难敌四手,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既然打不过只能避其锋芒,暂且先逃命了。
这里的巷子又长又深,只要往里面一钻,再占据了有利的地形,想要躲避追击还是很轻松的。
虽然未必能够逃离明军的包围圈,但至少短时间内不会被击毙。
此刻倭寇们已经顾不得思考那么多了。能够多逃离一刻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