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态度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刘昭的态度变化。
或者说从一开始刘昭就是准备了两手准备的。
以不变应万变,这倒真是个机智的人。
李来亨稍稍思忖了片刻,便命人准备了笔墨纸砚准备回信。
首先,李来亨在信中肯定了刘昭投诚的想法。
继而李来亨在回信中逐条回复了刘昭的要求。
第一条李来亨直接答应了,第二条李来亨表示会写一份奏疏尽可能的替刘昭去争取。至于第三条李来亨也明确的表示不可能实现。
这封信写完之后李来亨立即命人绑在箭矢之上射入城内。
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刘昭的反应。
如果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太原城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双方谈不拢,李来亨也不介意动干戈。
毕竟他也有底线要守,不可能毫无底线的任由刘昭去挟持。
明军现在才是优势的一方,掌握了主动。
刘昭当然也可以提条件,但是却不能毫无节制。
很快刘昭就收到了这封信。
事实上他已经料到了李来亨回信的内容。
略微有些惊讶的是,李来亨针对第二条条件竟然提出了会替刘昭尽力去争取。
这一点是刘昭万万没有想到的。
其实刘昭就是在试探李来亨的底线。
见李来亨答复如此,刘昭悬着的一颗心也算是可以放下了。
“皇帝陛下真的会让我官居原职吗?”
刘昭不停扪心自问。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他确实没有什么可奢求的了。
至于第三个条件,刘昭也很清楚他提的有些无理。
任何皇帝只要脑子没有被驴踢了就不能答应。
皇帝不答应,各个臣子将领们自然也不可能答应。
这点倒是无妨,只要官位不变,刘昭并不介意一些细节的调整。
看来可以准备投降事宜了。
“来人啊,笔墨伺候。”
刘昭心意已决后立即命人准备笔墨纸砚开始回信。
在回信中刘昭表示自己愿意投降,并在信中明确了投降的具体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