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托孤帝姬

宋耻 狂人阿Q 2644 字 9个月前

北宋优待读书人,给予大量的特权,一旦考上一个功名,基本上就是人上人了。每年科举放榜,有大量达官贵人在榜下捉女婿,称之为榜下捉婿,传为美谈。包括蔡京,就在榜下捉过女婿,可惜捉了好几个,比如吴敏,都碍于蔡家的名声不敢接受,可这些读书人,一旦真正迈入官场,却往往开始攀附蔡京这样的权贵。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凡是讲道理的朝代,读书人就特别跋扈。比如汉朝的太学生,明朝的江南士子,这些借着身上有功名的特权,可以直接跟官员对话,对上拉帮结派威胁官府,对下嚣张跋扈欺压良民,甚至衍生出一种雇秀才打人的文化。北宋也不例外,北宋朝廷号称养士两百年,养没养出可用之才不知道,同样养出了一群跋扈的学生。

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学生之间天然会形成一种联系,容易煽动起来,因此在讲道理的王朝,学生们往往更容易对外表达自己的意图,展现自己的力量。

前两天,宋钦宗刚刚继位,太学生们就大大漏了一把脸,他们在开封府击打登闻鼓,将蔡京党羽中主要六人评为六贼,要求新皇帝斩杀这些恶贼。他们代表一种民意,这些奸臣也确实名声恶臭。但这些涉世未深的学生,却天真的以为他们掌握了评价别人的真理和权力,可以随意威逼官府按照他们的意愿,这可就大错特错了。他们没有这个权力,他们甚至连黑白都看不清。

不过学生不好惹,尤其是聚集起来的学生,连皇帝都没办法。

果然在南熏门这里,守城的军官也得罪不起这些学生,僵持了一会儿后,城门终于打开了。

学生们欢呼着,带领人群,如流水一样涌出城门。

李慢侯此时也夹杂在人群中逃亡,他也跟其他人的感情一样,终于开门了,快逃啊。人是群体动物,可一旦裹挟进入一个群体,个体的智力有时候会自然而然的倒退,变成没有理性的动物,成为乌合之众。

李慢侯此时就没什么思考能力,本能的跟着人群,获得一种群体安全感。

终于挤出了城门,这时候李慢侯停了下来,往一边退去,他要好好看看汴梁城。

巍峨的城墙,倾斜向上,高达十丈,人站在前面,不自觉产生一种渺小的感觉。

李慢侯心中疑惑,这样的城墙,冷兵器时代是如何能够攻陷的呢?赤手空拳去爬,恐怕都爬不上去。

高大的城墙,给城市带来了安全感,城里的人悠悠的建立起了旷世的繁华,灯火通宵不息。

李慢侯很遗憾,来到了大宋盛世,却没看一眼东京梦华。现在这一切,即将逝去。

再见了东京梦华,你从未属于我,我也从未属于你!

李慢侯突然感觉脸上一丝冰凉,下雪了。

这时候下雪,真是要命!

突然拥挤的人群中,一个妇人跌倒,突然号丧了起来。自己的男人喝骂不已,妇人就是不肯起来,怀里抱着一个婴儿,不停的抱怨。说下雪了,外面荒郊野岭的,没吃没喝,饿不死也得冻死。

李慢侯的身体突然颤抖了一下。

他突然想到了一些资料,这是第一次开封保卫战,金兵并没有进城。第二年还有第二次开封保卫战,这次金军才打进城里,但其实并没有完全占领开封。开封是一个人口一百多万的超级大都市,攻城的金军不超过十万人,他们只是占领了一处城墙,并且被开封城里的老百姓堵在了城墙上。

没错,就是老百姓。

第二次开封保卫战进行到最紧张的时候,在城里的居民的请求下,官府开了武库,给三十万开封居民分发了武器。

如果这三十万人全是男人,那么背后还有更多的家人,几乎可以说第二次开封保卫战的时候,开封城里依然有上百万人,那么现在入流水一般逃离开封的这些居民总不能都是外地人吧?

想到这里,李慢侯拉了一下跟跌倒妇人一样,带着极不情愿表情的金枝。

“走!我们回去。”

金枝哦了一声,什么都没问,继续拉着李慢侯的衣袖,这次是往城里挤去。

总算挤进了城,守城的士兵趴在城头奇怪的叫喊。

“你怎又回来了?城门一关,可就不会再开了!”

李慢侯挥了挥手:

“与开封共存亡!”

城上传来笑骂声:

“竟是个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