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还要求去大石坝村一趟,采访状元小时候的生活。
.
魏校长可担心了,林夏禾的那些亲戚是什么嘴脸他是知道的,万一那些人说她的坏话该怎么办?电视台的记者该不会相信吧?
可是又不好去阻拦他们,只能在背后急得上火。.
陈记者为了能够达到最真实的效果,在去之前,并没有通知村委,让他们事先做好准备,而是悄悄地上门,直接找乡亲们询问。
“啥,你们问夏禾啊,那可是个好闺女,她可聪明着呢,看到那一大片毛纺厂没有,那就是她提议咱们村长建起来的。”
“还有咱们村养长毛兔和养小龙虾,都是夏禾拿回来的书教我们养的呢!要不是夏禾,咱们哪有这好日子过啊!”
“那可是个有本事的闺女,听说她现在去了省城做大生意,挣老多的钱呢!”
“咱们村最好看的那座新房子,就是夏禾姐妹俩盖的,她们姐妹俩可真是有本事呢!”
“什么?高考,那咱可不知道啊,夏禾命苦,小小年纪就没了亲妈,才上完小学,家里就不给上了。”
“不过她人聪明,上次不是说了嘛,她靠自学就考得很好,县上的中学校长,亲自来咱们村请她去上学的呢!”
“对对对,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儿。”
陈记者越听越是惊讶,一个人,如果不论走到哪里,听到的都是说她好的话,那她本人得优秀到什么程度啊!
学校的师生们说她聪明好学,乐于助人。
周围的邻居说她热情大方好相处,车站附近的小贩们说她勤快能干,见人三分笑。
就连她的乡亲们,也都说她聪明能干,带领了全村人一起走向富裕的道路。
如果这些都是事实的话,安南日报是怎么把这样一个人歪曲成那个样子的?
如果不是事实,林夏禾又有何能耐,能让这所有的人都替她说话?
安南日报的权威性还是很高的,陈记者实在是不愿意去怀疑上面的报道,但是这几天的所见所闻,也确实是跟报道上所说的截然相反。
看来所有的答案,都只能在真正见到林夏禾这个人的时候,才能得到解答了。
他对林夏禾的好奇,前所未有地强烈起来,
“我听说林夏禾跟她原生家庭的关系不怎么好,你们能带我们去她家里看看吗?”
“当然可以。”热心的村民们立刻在前面带路。
“林家这些人,都不是啥好玩意儿,可怜两姐妹啊
,自小就没过上什么好日子,他们待会肯定会说夏禾的坏话,记者同志,你们可千万别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