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八零年代辣媳妇 轻卿 1783 字 8个月前

说好的农村人老实淳朴呢?

看来她还是要想法子早点离开大石坝村为好。

林夏禾一路想着心事,一路推着车慢慢地走,路过上次吃过一次面条的面摊的时候,摊主大娘热情地招呼:“姑娘,来碗面不?”--

“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大汤锅里依旧散发着浓郁的肉香,不过吃过一次之后,林夏禾对这面就没有太大的期待了,真没她姐煮的面好吃。

不过她这生意应该还挺不错的,今天不是赶集日,又还没到饭点呢,摊子上就已经有了好几个客人在吃面。

大概是因为现在的食客要求不高,而这面摊的价格便宜分量又足,还不像国营食堂一样需要粮票,生意自然是好的。

林夏禾盘算了一下,按照这样一个面摊的客流量,再扣除成本,一天挣个几十块钱是不成问题的,一个月下来也有一两百。

足够负担她们姐妹俩在县城的日常生活开支了。

既然她姐有这样的好手艺,干嘛要埋没在家里呢!

昨天林秋兰拒绝去陈庆祥的砖窑做饭,原本林夏禾还有点儿不理解,可是后来仔细想想,就明白了,她这是怕拖累了陈庆祥。

林夏禾不想责怪林秋兰始终摆脱不了这种思想,毕竟一个人从小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很难改变的,只能慢慢调整,所以她尊重她的选择,她既然不愿,那就不去好了。

就是不知道她愿不愿意抛头露面到县城里卖面条,林夏禾决定,今晚回去得好好跟她姐说说。

林总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喜欢有备而战,既然有了也开个面摊的决定,那就得先把开面摊的条件了解清楚。

想到这里,林夏禾停下了脚步:“大娘,给我一碗汤面。”

特地挑了个距离面摊老板娘距离近的位置坐下,林夏禾一边吃面,一边跟老板娘拉着家常,一碗面吃下来,也就了解了个七七八八了。

这个时候对小摊贩管得不严,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什么的都是不需要的,就是像这种固定摊点的,得交税,也不是每天收,一交就是一个月的,但也不多,就几块钱的事。

另外的成本就是煮面的炉子

,大锅,还有其他的厨具,给客人吃面的时候用的桌椅板凳之类的,还得有一辆手推车,出摊和收摊的时候用。

最好在炉子上面还能搭个棚子,能遮风挡雨。

最后就是食材成本了,最起码做面条的面粉和熬汤用的肉骨头得买得起。

这些东西,林夏禾家里现在是什么都没有的,如果要置办齐全,至少也要一百块钱左右。

而且要摆面摊,她们得搬到县城里住,不然山长水远的,天天都

要运着这一大摊子东西来来往往的,也不是个办法。

这样的话还得在县城里租房子,除了房租之外,还要准备一笔生活费,在县城生活不比农村,样样都要花钱,她得保证搬到县城之后姐妹俩至少在短期内饿不着。

这么杂七杂八地算起来,要没个两百块的积蓄,还真不敢随便搬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