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皆大欢喜

我要做阁老 一袖乾坤 1192 字 9个月前

敕命

嘉靖二十六年九月初二日之宝

两道圣旨不过是短短百余字,但汪太监却是倾注了极大的情感,充分表达出了天子的威严。

念罢之后,汪太监咽了口吐沫,回味了良久。

待他回味够了,扫了一眼跪着的马、赵二人,沉声道:“二位大人领旨吧。”

马知府和赵县令心中已是激动不已,此刻拼命压制喜意,高呼吾皇圣明,之后起身领旨。

见徐言还在跪着,汪太监笑道:“徐小郎君也起身吧。”

徐言愣了一愣,这就完了?

就这?

马知府、赵县令都加官进爵了,他呢?

其实从汪县令开始宣旨徐言就觉得有些不对。

作为明史教授,对于明代圣旨他还是很有研究的。

皇帝的圣旨种类很多,一般有三类。

诏曰用于诏告天下。凡是有重大政事须要布告天下臣民的,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做开头,宣示范围最广。

制曰是宣示百官时所用。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其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宣示范围次之。

敕曰的宣示范围最小,一般是皇帝在给官员加官进爵时所用。

一连两道圣旨都是敕曰,不明摆着是封赏官员的嘛。

徐言现在不过是个连功名都没有的书生,自然不太可能得到嘉靖皇帝的封赏。

当然他还是抱有一丝希望,不过现在看来,确是他想多了。

便在这时,不知马知府从哪里掏出厚厚一叠银票塞到汪太监手中,满脸堆笑道:“钦使辛苦了,还请在宁波多歇几日,也好让下官略进些心意。”

“马知府...哦不,是马侍郎有心了。既如此,咱家也就却之不恭了。”

说罢便将银票置于袖中。

赵县令自然也是有备而来,他准备的银票虽然没有马知府多但也有数张。

“钦使一路辛苦了,小小心意不成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