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红楼王夫人21

女配爱平淡 养心殿 4286 字 8个月前

又想到自己这些年的风流韵事,虽然已经想要改过自新,的确误入歧途。

却没想到老天要在婚事上报复她,让她不得所愿。

那边贾珍却仍然不死心的要给她安排一门婚事,尤三姐虽然遭受了打击,反倒激起了她的凶性!

她不像尤二姐可以任人拿捏摆布,想把她嫁给谁就嫁给谁,想打发到哪儿去就打发到哪儿去!

她落得如今田地,全都因荒唐好色的贾珍父子两个,全都因他们往日来往的那些纨绔子弟,才让她失了身,一步一步不能回头。

如今她嫁不成柳湘莲,贾珍就得对她负责!

不然她就要闹得他们全家鸡犬不宁。

尤三姐也是个厉害人物,平日里的贾珍也要怕她几分。

她又是小姨子的身份,曾经帮尤氏管家理事,操办贾敬的葬礼。尤三姐还真知道贾家不少的荒唐内幕,可以用来威胁贾珍的。

比如:贾敬在铁槛寺停灵期间,贾珍说是给父亲办丧事,一直在京郊不回来,实则是招了一群纨绔子弟聚赌享乐,还有一些其它的龌龊事情她也知道。

尤三姐若是要拼着鱼死网破,也能扒下他们宁国府一层皮来。

贾珍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把尤三姐娶回来做二房,正巧她长得美艳,之前碍于她泼辣的性子,贾珍也一直未能得手。

还答应就在京城给张华和尤二姐买房置地,让他们安顿下来,不必远走他乡。

贾珍娶尤三姐做小,倒是没翻起什么浪花,因为他的小老婆太多了,府中上下跟他有首尾的丫头媳妇更是数不胜数。

尤氏觉得一家姐妹共侍一夫太过丢脸,也没把尤三姐往荣国府那边领。

尤氏也怕三姐见到了王熙凤,再说出什么不好听的来,她是真有点惹不起王熙凤,被她给闹怕了,不想再重来一次,只当她是个外头买来的姨娘那种待遇,不再当她是妹子。

且说,在通州外任的梅家收到了王夫人派人送过去的礼物,先是不解,等到他们接了帖子,听仆人解释了贾家太太和薛宝琴之间的关系之后,才知道原来薛科和薛宝琴都住进了贾府。

两家订了亲的关系,薛家的情况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只不过因为薛家正在凋零,无人出来主事,这一件婚事到底结不结梅家尚在犹豫,才没做回应罢了。

但是现在京城的贾家夫人亲自给他们发帖送了礼单,梅家不能再假装不知道薛家兄妹进京履行婚的事了。

之前薛家势单力孤,不是好的结亲对象,现在既然攀上贾家,那么分量又不一样了。

自从王夫人的礼单送出去,时隔了几个月后,梅家便回来人了。

梅公子回来接宝琴去通州,因为他们全家都在任上,这婚礼也应去地方上举办。

薛姨妈给宝琴准备出嫁的事宜,老太太喜爱宝琴是真心,又给了不少添装妆。

王夫人作为干娘,还有推动事态进展的人,也不能没有表示,也添了一些。

薛家本来就是富贵之家,这下宝琴的嫁妆更加的抢眼夺目了。

贾府里众姊妹依依不舍地送她出嫁。

宝琴之事,终于尘埃落定。

转眼又是一年的冬至,贾政已经外任有一段日子了,秋天的时候就说老爷要回来了,对于荣国府上下来说自然是大事。

别人也就罢了,唯有贾宝玉听说父亲要回来,简直是一个激灵醒过神来,才想起自己的功课根本没有完成,家政不在家,他少了这一层监管,就放飞自我。

他许久没有做父亲走关留下来的功课了,文章才写了几篇不说,就是大字都凑不齐。

才写了40多篇,按照一天一篇的量,也还差得远呢。不得不收起来贪玩儿的心思,努力在贾政回来之前凑大字。

可是就算一天只睡两个时辰,恐怕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凑足了。

更何况他身边的丫鬟也是会向贾母汇报的,他若是真的不睡觉,熬夜写大字,贾母第一个要不同意。

所以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别人都睡下了,再点了灯,悄悄的写,才几天就熬出了黑眼圈。

姊妹们看宝玉的那个样,都怎么回事了,纷纷临摹了许多大字给他。

林黛玉平日里最不喜欢的就是弄虚作假,敷衍了事,但是为了贾宝玉能够交差,不被他最怕的人骂,黛玉也无奈下场,帮他临摹了两种不同的笔体。

宝玉看到妹妹让丫鬟送来的大字,翘了好半天的嘴角。

因为有差事没有完成,贾政的行程又往后推了推,直到过年前贾母80大寿,他才赶回来。

贾政回来之后最关心的一件事自然不会是贾宝玉的功课,而是事关自己的前途。

贾政期待地问夫人:“你真的拒绝了甄家?我们和获罪之后的甄家真没再有牵连?”

他在路上就看见了邸报,知道甄家已经被抄家。

他们家和甄家打断骨头连着筋,这些年来做老亲可不是说说的,关系最近,所以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何保全自己,不与甄家扯上关系。

王夫人说:“本来以两家的交情,自然不该把人拒之门外,只是这次来送东西的两个女人行事鬼祟,很是蹊跷,再联想之前曾隐约听到的风声,便没敢擅自做主留下了她们,本意是想去信问问老爷的意见。”

“没想到他们急得很,才离开咱们府,就立刻又去了理国公府上。”

贾政庆幸地说:“夫人考虑的极是,还好我们没留甄家的东西,不然恐怕和理国公此时一样。”

王夫人:“这话是怎么说的?那府上出了什么事儿吗?”

她居于内宅,消息自然没有贾政灵通。

贾政说他回来之后已经听到风声,甄家的事情上面打算彻查。

而在抄家之前之前甄家有人来京,这并不是什么秘密,有不少双眼睛都看见了甄家的大车和箱子都卸到了理国公府上,所以自然也要查。

贾政此时分庆幸夫人当时没有惦记上那些财物,倒是省了许多麻烦。

否则的话,现在贾政也没有心情这样稳坐,给母亲过大寿了。

都说人生七古来稀!更何况是入岁的老封君,家里的亲戚朋友又多,贾家就算是想不大办都不行,相熟的人家纷纷送来大礼。

王熙凤和贾琏私下里商量,如果处处减省会让老太太受委屈,家里的下人又会抱怨刻薄,和其他一样的人家做比较,就显得他家没落了似的。就算是真的没什么底子了,这面子也要撑住。

这么一看,这次大寿,依旧得风光大办。

又是整寿,人人都捧着贾母,礼也比往年更厚上几分。

只是和往年相比,少了甄家送过来的东西,老太太知道甄家获罪抄家的事情,很是不自在。谁要是在她面前不小心提起了甄家抄家,人都没了,当场就能看贾母心情不好,后来也没人提了。

因为客人特别多,贾政,贾赦,贾珍商量决定宁荣二府同时开宴,荣府待女客,宁府待男客。

宴客的日子从二八一直排到初七,客人上至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下到各家的亲戚,最后一天是宴请两府的男女管家,这银子又如流水一样的花了出去。

尤氏也不回去,白日忙着这边一起招待女客,晚上陪贾母说笑,帮王熙凤打理出入的器皿,夜间就去园子与李纨同住。

寿宴待客倒是没发生什么大事,只是园中的两个婆子怠慢了尤氏。

在尤氏找人用的时候,仗着传话的丫头是东府的不是他们这边的,根本没给丫头传话,还说了很多不好听的。

这话又让周瑞家的传到了凤姐儿的耳朵里,周瑞家的平时和那几个婆子就不和,她又是最爱卖乖讨好在主子面前献殷勤,自然更添油加醋的说。

凤姐儿听她回了这件事儿,只当一件平常小事儿处置,也没有去问尤氏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