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红楼王夫人1

女配爱平淡 养心殿 7192 字 8个月前

这个老太太是史候家的侯门千金,嫁给了国公爷,当了一辈子的一品夫人,当真富贵一生。

如今到老了,儿子媳妇们,孙媳妇儿,重孙媳妇儿,也是围着她老人家转。

贾政更是愚孝顺母亲,老太太说什么都是对的,从不敢反驳。

老太太是贾家最具话语权的人,当然她早就不管家,也是个甩手掌柜,不过没人能忽略她的意见和她的影响力。

王夫人来的时候,邢夫人也在,还有李纨等人,都在陪着老太太凑趣儿说话。

今天家里没别的事,主要的话题当然就是快要到来的林家姑娘了,还有老太太自己要提起已经去世的女儿贾敏,当时贾敏这个唯一的嫡女,养在她跟前是何等的尊贵娇养,谁成想现在白发人送黑发人,谁也想不到,再也没有相见之日呢。

几个人怕老太太伤感,引着她说些别的话,过了不久,中午刚过一会儿,外面就一声声传来通报,说林姑娘来了。

在门外打帘子的丫鬟喜庆地说:“刚才老太太还说呢,可儿巧就来了!”

祖孙相见,自然又是相对哭个不住,大家也难免跟着掉几滴眼泪,众人好容易才劝住了。

老太太一时止住了悲伤,给黛玉介绍在场的众人,让她见过两位舅母,还有嫂子。

王夫人看这个才8岁的小黛玉,也不禁生出怜爱之心。

林黛玉孤身一个远行来投奔外祖母,又是这样多思多虑的性情,恐怕这一路上还不知道哭了多久呢,初见面时眼睛都是肿的,还有些红彤彤的,着实的可怜可爱。

王夫人对黛玉说:“跟我家去吧,给我当养女儿养。”

贾母倒是挺诧异,王夫人会说出这样的话,因为在她看来,王夫人一向木讷,是不会弄虚作假说这些场面话哄人的。

可见是真的喜爱黛玉。

贾母一时高兴得很,说就让黛玉和王夫人家去。

林黛玉倒是有些忐忑,一时看看贾母,一时又看王夫人。

李纨安慰:“别怕,老太太和太太逗你玩儿呢,到这儿就已经是到家了。”

邢夫人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撇了撇嘴。心想她们婆媳两个更像是在唱双簧,在宣布二房是荣国府的主人地位一样。

随后,林黛玉在见过了府里的人之后要去拜见舅舅,当然从大舅开始,邢夫人直接带外甥女过去,王夫人也先行回家准备。

从邢夫人那边过来,到了王夫人这边,林黛玉已经看出来,二舅舅家这边住的是荣禧堂的正房,房屋轩峻壮丽,匾额都是皇上亲手提字御赐的,备注的小字写着: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后面还有皇上的万几宸翰宝印。

而大舅舅住的是一府隔出来的两院,与这面相比,就偏于小巧别致。

王夫人日常的起居并不在荣禧堂的正屋,而是在旁边三间的小正房里。

王夫人已经把房间里的摆设软装都换了一遍,

之前那些东西先不说样式,使用程度都是半新不旧的,这也体现了之前王夫人的一些想法。

曾经的王夫人也是个说话办事都很爽快的人,她劳心劳力半辈子,掌管这个家,在贾母那里得到的评价却不高,认为是她没有才干,不够机敏圆滑,才让这个家族在她手中渐渐衰落,大不如从前。

王夫人也为此自责过,贾家越来越入不敷出是事实。

她不能够在别的事情上面减省,特别是老太太还有家里的老爷,孩子们身上,只能从自己做起,在她身上省着用度。

老太太、几个姑娘们、贾宝玉那里,甚至李纨,王熙凤那儿,都不会有半新不旧的东西。

荣国府的规矩,从来旧了的东西都是赏赐下人。

荣禧堂这边是荣国府的正院,用来招待不少亲朋故旧。王夫人自己的住处东西用的久,看起来都是半新不旧的样子,也能给人勤俭持家的印象。

而且这样做,也是为了迎合贾政的中庸之道。

现在的王夫人可不想去迎合谁了。

在她看来,之前王夫人的确没什么经商的才干,没能把家业发展壮大,也算不上什么大过失,很不必自责。

这里女人能做的事情毕竟有限,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情况下,难道要她出去赚银子?

难道所谓的能够掌好家的标准,就是银钱放在她这就得翻倍?

她觉得之前的王夫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贾家的外部环境已经变了。

且不说几代皇帝已经不同,对贾家的态度也不同。

贾家之前是的男主人是一品的国公,大权在握,手下故旧遍天下,自然有往家里赚银子的办法。

而现在当家的人,是个从五品的小官儿,不识经济俗务,只知道附庸风雅,花祖宗父亲的老本,赚不来银子反倒往外搭钱。

之前的王夫人当然也有不足之处,眼看到这个大家族已经没有什么赚银子的进项,还要处处按照以前那样的开销,自然要渐渐入不敷出。

现在的王夫人觉得没有必要再深究那些谁的责任了,反正早晚也是要抄家的,最后剩下的那点底子还不是都捐了国库!花老本儿就花老本儿吧!

黛玉到了二房这边,先是被引着在荣禧堂的正屋略坐了坐,本房的丫鬟上了茶,林黛玉边吃茶边打量着丫鬟的衣饰,举止,果然与别家的不同。

珠钗翠环,盛装打扮,普通人家的小姐也就这样了。

正像她母亲之前说的,外祖母家是大富贵人家,与别人家不同。

又有丫鬟来传话,说太太请林姑娘到那边去坐。

黛玉才来到了王夫人起居的三间耳房中。

里面的陈设温馨,又不失华贵之物的点缀,比荣禧堂正屋略简朴一些,室内燃着清雅的熏香,让人一进入就有舒适之感。

王夫人:“姑娘来了,过来坐。”

黛玉:“二舅母。”

王夫人:“你二舅舅今天斋戒去了,改日再见吧。”

王夫人知道她体弱,让人收拾好了软塌,硬按着黛玉让她休息一会儿。

黛玉原是不肯,不肯在二舅母面前失礼。

王夫人说:“你舟车劳顿,本应该是很累了,按理应该放你去好生歇息才是,可一会儿老太太那边儿就会传饭,必定是叫你过去用饭的。只这会儿还能松快松快,好生歇着吧,什么失礼不失礼的,什么礼节会这么难为人,难道累了不准人休息不成,私下里相处不必那么见外。”

说着王夫人也在黛玉的榻前坐下,帮她理了理薄被,让她躺好就行。

林黛玉本就体弱,一路北上又有些水土不服,虽然没到生病的程度,坐了这么多天的船,真的有点儿快要摇散架了。

今天登岸,又坐了大半天的轿子来到这里,见了这么多的亲戚,也是一直紧绷着心神,这会儿王夫人让她在榻上躺下休息,才感觉到疲劳涌上来。

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再没有女性长辈这样殷切的关心她了,这让黛玉觉得眼眶一酸,却不敢这个时候在二舅母面前掉下泪来。

林黛玉说道:“那黛玉就谢二舅母体恤。”

王夫人说:“你眯会儿吧,这会儿没人来。”

林黛玉说:“舅母,我不睡,就这样躺一躺就很好。”

王夫人说:“那咱们娘俩就这么说会儿话。”

王夫人知道黛玉刚来,可能人还认不全,不知道贾家这边的人都是什么情况,挨个儿给她说家里的三个姊妹,“二姑娘迎春是你大舅舅的女儿,你探春妹妹是我和你二舅舅家的,最小的你惜春妹妹了,是东府里你贾敬堂舅的小女儿。老太太疼惜孙女们,都叫带过来放在一处养着,在老太太跟前由我一应照管。”

“你的三个姊妹都极好,以后一处认字上学或者学针线,她们也都会照顾你,尽让着你的。”

林黛玉听着,王夫人嘱咐她什么就应下来。

王夫人说:“你大姐姐几年前进宫去了,可惜你来的晚了,不曾相见。”

林黛玉虽然年纪小却聪慧异常,她知道送进宫的女孩不是说见就能见的,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数十年都是不能再相见的。

二舅母母女分离,倒是和她的境遇有些相像。

二舅母这个时候提起女儿,必然是思念起了远在宫中的女儿。

林黛玉不由得心生亲近安慰之意,歪在被子里往王夫人这边贴了贴。

王夫人本就喜欢她模样伶俐,看到她这个可爱的暖心举动,更加爱怜不住。

王夫人说:“啊,对了,我不放心的只有一件事儿,就是我那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天到庙里还愿去了,等晚上回来你就知道了。”

“舅母可是说二表兄?”

林黛玉之前就曾听母亲说过,二舅舅家出了一件奇事,有一个含玉而生的表兄,只比她大一岁。

王夫人说的这个‘混世魔王’,可不是夸张的话,而是真的如此。

贾宝玉从小就表现出了他叛逆的一面。

他对女孩子的与众不知不同,常说什么“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他看到女儿就觉得清爽,看到男人就觉得浊臭不堪。”

这混账话可能老爷贾政还不知道,不过王夫人这个做娘的是铁定知道的。

在这个时代,这话让谁听去都会觉得贾宝玉这家伙从小就这样,长大了还不是个色中恶鬼!

而事实上,贾宝玉打从能跑会跳,能说话之后,荒唐的事儿还多着呢,特别是关于他上学的。

此时,男人是居于统治地位,贵族们总在努力的想要子孙加官进爵,功名出仕。

可是贾宝玉顽劣异常,不喜读书,最喜欢在内帏厮混。

他现在已经9岁了,按理应该已经开蒙好几年了,应该进学了,可是这学却上的七零八落,老师已经气走了好几个。

论气聪俊灵秀,谁都比不上他。

在母亲和祖母面前讨好卖乖,在姐妹丫头女孩们面前更是比谁都温和有礼,可是他在外头,在别人面前,自有他乖张的一面。

老太太又太过溺爱,不许父母狠心管教。

这导致了贾宝玉的荒唐事儿多着呢,放在谁家都得说是个混世魔王。

可是在老太太的眼里,这贾宝玉堪比‘活龙’,宠爱无度,溺爱无限。

贾府上下又都是富贵眼,贾宝玉是未来的继承人,又得老太太这么看重,自然他的黛玉真的就跟‘活龙’一样。

有最位高的贾母一味的宠着纵着,怕父母说狠了委屈了孩子。贾政已经在管教贾宝玉的头上,吃了不少苦头。

贾政更是自打宝玉抓周开始就抓了胭脂水粉,认为他以后肯定没出息,就很是看不上宝玉了,又后来加了这些佐证,更加视他为‘逆子’‘畜生’。

贾宝玉怕老爷也怕得很。

这一对父子,简直冤家一样,让之前的王夫人为他们父子俩的关系头疼不已。

现在的王夫人就不觉得头疼了,爱怎样怎样吧,反正是亲生的,还真能打死不成?

他们父子,同样都是贾家的不孝子孙,何必五十步笑百步呢。

王夫人嘱咐林黛玉:“如果他说了什么,气到了或者是唐突了妹妹,你不必跟他硬犟,就来回我,舅母给你做主。”

王夫人说的事儿,黛玉都一一的答应了。

王夫人喜欢黛玉,还让人开私库送了一件见面礼给她。

不一会儿贾母那里传晚饭,王夫人携着黛玉的手,带她去贾母那里。

路上又跟她说,现在是她琏二嫂子管家,缺了什么要用什么就打发人去那里要。

此时大概下午的三点多,府里面统一每日两顿饭。

黛玉到了贾母房中,见到有许多人在侍候,见到王夫人来了忙设桌椅。

李纨捧饭,王熙凤安排筷子,王夫人捧羹汤。

贾母独坐在上首处,两旁摆着四张大椅子。

王熙凤拉着黛玉在左边的第1张椅子上坐下。

黛玉推让,贾母说。“你舅母和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人该坐这里。”

黛玉告了坐,方才坐下来。

贾母命王夫人也坐了,迎春姊妹方才坐下。

大家媳妇儿是不和婆婆一起吃饭的,至少贾家日常不是一起吃。

媳妇儿们却要出席,来伺候婆婆用饭,这就是所谓的立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