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红颜祸水17

女配爱平淡 养心殿 5175 字 8个月前

冀州那一边,姜子牙登坛点将。

哪咤被姜子牙封为伐纣大元帅,杨戬封为伐纣左先锋,雷震子为伐纣右先锋。

妲己儿时的这几个小伙伴,总算是踏上他们命定的命运,背负起伐纣的使命。

姜子牙把从申公豹那里新收服的青鸾和火凤一起给了哪吒。

青鸾火凤是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而且情比金,可以做到完全同步,只要哪咤一声令下,青鸾火凤就可以化身为风火轮,可日行三千里。

封了元帅之后,姜子牙抓紧一切时间教授哪吒,杨戬,雷震子三人兵法。

哪吒只在得到风火轮那天试飞了一小会儿,就再也忘不掉在天上飞的感觉。

帐篷里,殷十娘好笑地问道:“你究竟在高兴什么呀?我看你也没有好好看兵书,一个劲儿的在傻笑。”

哪吒说:“是风火轮啊,真的很好玩儿啊!”

殷十娘:“真的有那么好玩,有那么有趣?”

“当然了!他们还飞的很高很远呢!娘,不如我们飞回朝歌,我带你看看爹,好不好?”

殷十娘:“不好,要是被丞相知道了,要军法处置的。”

哪吒说:“我们当然是悄悄的,不被别人发现了。”

殷十娘其实很想念李靖,有些犹豫。不过也不想私离军营,违抗军令。而且哪吒现在是伐纣大元帅,今时不同往日了,更应该以身作则的嘛。

哪吒游说道:“如果今天不去,明天就出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

殷十娘低落的说:“是啊,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面。”

哪吒:“那还等什么?!走吧!”

于是两个人悄悄地溜了出来,哪吒带着殷十娘踏上风火轮,直往朝歌飞去。

李靖现在畏惧柳琵琶如虎,见到十娘来,也要偷偷摸摸的,师娘真的很惦记他,哪吒让她和李靖说话,不知不觉的飞到了朝歌最高的那栋高楼。

这里就是鹿台了,之前哪咤在朝歌的时候这鹿台还没有建好,现如今已经成了最高的地标性的建筑。

哪咤听说,如今鹿台已经成了纣王最喜欢的地方,常常在这里日日笙歌。

他想妲己也应该在这儿吧?

哪吒见识过酒池肉林,他真怕到了鹿台之后,也见到一样的靡靡之音。

其实他最怕是妲己成为取悦纣王众多美人中的一个,那样他一定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虽然近乡情怯,还是不受控制的往这边飞来。

纣王的确在这儿,他正和一堆美人玩捉迷藏,哪一个被他捉到了,就要亲一口。

要不是找了半天发现里面没有妲己,哪咤都很想上去用乾坤圈狠狠的敲纣王一顿。

她飞来飞去,终于在另一层见到了妲己,她正在里面伏案处理公务。

妲己秀美的眉头时而轻轻地皱起来,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困扰着她。

这一整层都是妲己办公和休息的地方。纣王不准她留在原来的宫里,要离美人近一些。

妲己看到有人踩着两团火一样的东西从窗口飞过:“哪吒?!”

哪吒又飞回来,顺利的从窗子进来落到地上,兴奋的说:“当然是我!哼,小狐狸,你这么多天都没有去看过我,简直太不够意思了!”

还不如小时候,妲己隔三五天总会去看探望他们。那时妲己有些不放心几个小孩子留在山上。

妲己看到他也很开心,“我知道殷大婶儿还有雷震子把你照顾的好好的,有什么好看的?”

哪吒见妲己看到他出在面前,既不惊喜也不觉得意外,狐疑地说道:“你知道我恢复血肉之躯了?”

妲己笑道:“这有什么难猜的,僵手僵脚的时候你敢上风火轮吗?不怕摔成莲藕泥!何况,你现在看起来这么灵活,已经与常人无异。我还没恭喜你,终于恢复血肉之躯!”

哪吒开心地说道:“现在有了风火轮,我可以日行三千里。以后就可以换我来看你了!”

他打量了四周一眼说:“要我说这里虽然很华贵,可是到处冷冰冰的。我看你呆的也不怎么开心,不如跟我走算了。”

妲己看着他说:“你是偷跑出来的吧,都做了大元帅,姜子牙怎么可能让你这个时候出军营?在没人发现之前快回去吧。”

哪吒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原来你都知道了。”

妲己:“你忘了我的消息是最灵通,鸟儿到过的地方,就会帮我传递消。放心,正式宣战之前,大王还不知道这个消息。”

哪吒刚要劝她,两只风火轮也挤了进来,妲己惊喜地扑过去,和一只大鸟抱个正着:“是火凤啊!好久不见了,那这只一定就是青鸾了。恭喜你们啊,终于不用两地分居。”

哪咤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去,“他在和你说什么,竟然还吐槽过分居的事吗?”

妲己拍了拍火凤的翅膀:“时间不早了,马上就会有侍卫巡逻过来,发现你就麻烦了。”

哪咤也知道是时候该去接他娘了,只能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等到他离开后,才懊悔怎么没多说几句话,主要是这时间过的太快,他又有好多话想跟妲己说,可是都没来得及!

哪吒接了依依不舍的殷十娘离开朝歌。

过了不久,西歧造反的消息就已经传到了朝歌。

刚开始知道西歧造反的消息,整个朝堂上怯战求和心里比较严重。

比干等大臣,还有王后的意思都是说西伯侯是个明事理的人,一定也不想生灵涂炭,使战火连连,建议大王跟他谈判。

这些人似乎还看不懂,西歧经营了这么多年,攒下大军还能有充足的粮草,能一呼百应,他们根本就是有备而来。

西歧有无数的奇珍异宝,随便拿出三件就能哄住大王。

不说前几代的恩怨,就是姬昌被炮烙这件事儿,人家也要报仇的。

大周有实力,有仇恨,得民心,根本就是想取大商而代之。

就算真的答应谈判,也只是在拖延时间而已。

王后提议说让大王下罪己诏,以免双方开战,生灵涂炭。

在妲己看来,王后这种想法根本要不得。那边可是要造反!想把整个天下收入囊中,跟他们议和不就是与虎毛皮,把大好江山拱手相让。

大王一开始也不同意议和,之前鬼方国和犬戎国一有些骚扰,大军就压境过去收拾他们。

现在自己国土上的诸侯作乱了,大王打都不打,直接议和,那他的面子往哪儿搁?岂不是要威严扫地?

姬昌竟然敢造反,如此的乱臣贼子!必然要打服了他,给足他教训!

只有个很现实的问题,之前大王才决定攻打鬼方国,现在如果去应付西歧的大军,恐怕是兵力不够用了。

大王只能先听大臣们,让人去起草议和的章程。

妲己和王后产生了分歧。

满朝大臣,也大多数想息事宁人。

妲己心想,他们也许不在乎江山掌握在谁手中,只要保住当下的地位就好了。看来真的需要改天换地,好好清洗一番,朝政才能够再次短暂的清明起来。

大家商量来商量去,定下了先谈判,而不是积极备战。

大周的大军却趁此机会势如破竹!周文王招集义师之后,不断征战。先后攻陷了泗水关、界牌关、辽关还有临潼关。

杨戬以仁义之心治军,人们称其大军为仁义之师,而且还不断扩散,向中原腹地逼近。

纣王知道了之后大怒!迁怒那些说要议和的官员,连比干都被逐出了朝堂。另外还有不少人受了炮烙之刑。

短短一段时间,就有一百多位大臣惨遭毒手。

西周是不打算议和的,丢失了那么多关口才得到血淋淋的教训,这一仗不打也得打了。

大王又聚拢众臣,一起商议。决定召回派往鬼方国的兵力。

大王问妲己有没有什么良策。

妲己直说,她对带兵打仗一窍不通。为了避免外行指导内行,还是请大王和众臣好好商议,

而且她还要避嫌的。

苏护已经投靠西伯候共同伐纣,为了避嫌,她不应该对这件事情发表看法。

日后与对抗西岐大军有关的事情,她也不会参与,以免真有什么重要军情走漏风声。

众人很遗憾,但是也觉得她说的对。

妲己光明磊落的说出来,也不会日后真出了什么事惹人怀疑。

那边在打仗,妲己转而研究起民生,她知道她的时间不多了。

大商是农业国,所有的出产都是从地里出的。

所以土地有多少,产粮多少,这些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