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果然没有再听群臣的进言,不相信妲己是不祥之人,他让为王宫大火是因为这帮大臣保护不力,他们不应该把罪名怪到美人头上。
而一谏再谏的西伯侯也触怒了大王。大王让他告老还乡,不要在朝堂上碍眼了。
西伯侯只能辞官回到西歧去,伯邑考更是在他之前就已经离开了。
西伯侯就算辞了官,回到西歧,也只是不再上朝,仍然是一方诸侯,他们姬家在西歧经营数代,名声响亮,早就是土皇帝了,西歧人民也只认姬家世代的西伯侯为主。
纣王对处理政务很不耐烦,甚至把呈上来的奏折摔了,只对妲己的封妃很有兴趣。
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纣王生气的说道:“这些大臣们都是废物啊!一点儿小事儿都要我来决定。”
妲己说:“大王休息一会儿,消消气,喝杯解酒茶吧,您之前不是说有些头疼吗。”
纣王:“还是孤王的美人最关心孤王,不枉孤王那么宠爱你。一会儿主持封妃大典的官员就要来了,你和孤王一块儿听听他们准备的怎么样了。”
妲己点了点头,她看了一眼案子上奏章,说:“原来是黄河大水导致各地灾祸连连,难怪有这么多的告急公文了。”
纣王不耐地说:“年年都有大水,什么饥荒,什么瘟疫的。他们应该已经习惯了!偏偏还要把这些琐事拿过来烦孤王,哼!”
这时策划大典官员走进来,禀告所策划的一切,大王这才高兴起来。
纣王说:“为了表示对美人的宠爱,封妃大典要隆重奢华,要前所未有!”
官员汇报到最后,有些犹豫的说:“只是如此盛大的大典,所费甚是巨大,起码要耗费……三成国库。”
最后几个字他自动降低了音量,说的很小声。
纣王却说:“三成很多吗?!给孤王的美人花钱,再多孤王也不心疼。”他大手一挥就同意了,让官员将之前的一切都不要改动,一定要隆重奢华!
妲己忍不住说:“大王!臣妾知道您对臣妾好,不过何必花那么多钱,劳民伤财。其实封妃大典只是一个仪式,大王有这份心意,臣妾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大王不同意:“话不能这么说,这隆重是表现给天下人看的,如果不够隆重,别人又怎么会知道你是孤王最宠爱的美人呢?”
妲己浅笑道:“大王说出的话谁敢不从,又有谁敢不相信呢?大王早就说过,臣妾是您最宠爱的美人,相信这满宫上下,甚至天下人早晚都会知道。”
大王哈哈大笑,显得很高兴。
妲己趁机说:“大王既然弄封妃大典是为了臣妾,是不是臣妾怎么高兴怎么做?”
大王:“那是当然,你也看出来了,孤王让人准备这封妃大典自然是哄你高兴的。”
妲己美眸轻眨,“那臣妾不要封妃大典,要您把这三成国库的钱给我,大王你肯不肯呢?”
大王:“你缺钱用吗?怎么不早说?哎呀,都怪孤王,美人既然喜欢,孤王就送给你又如何?”
妲己不可置信道:“真的?那可是三成国库啊,大王不会是在哄臣妾吧。”
纣王得意的说:“没想到美人竟然还是一个财迷。”
“国库没有银子可以让大臣们想办法,让平民进贡,这天下都是孤王的,所有的钱自然也都是孤王的。”
其实在大王看来,天下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他可以予取予求,钱财就像其他东西一样,他只要招招手就有人送上来。
妲己试探地问道:“那臣妾把这些钱怎么用都行喽?”
大王好奇的问:“美人想怎么用呢?是想要换来珠宝首饰,还是美衣华服?这些王宫中都应有尽有,可以让美人取之不尽啊。孤王真的想不到你要钱财做什么。”
妲己有些忐忑地说:“这次黄河大水必定会有很多灾民,臣妾想用封妃的三成国库,来赈济灾民,略尽绵力。”
纣王不解的说:“每次不论哪里遭了灾,朝廷都会派人去管,美人你何必多花这个钱?”
妲己说道:“大水无情,他们的家园被水冲毁,需要背井离乡或者重建家园,多一点钱财,希望能帮他们更容易度过这个难关。”
大王说:“孤王听说你在冀州的时候就喜欢济贫扶弱,怜惜弱小。孤王的美人真是善良!世间仅有,简直令孤王更加心动了!”
妲己嗔道:“大王。”
大王说:“孤王一言九鼎,你想如何就如何吧,孤王动用国库是为了讨美人欢心,自然是美人怎么开心就怎么做。”
妲己:“谢大王成全。”
大王说:“美人对从来没有见过的百姓都愿意付出所有,用自己最为重要的封妃大典成全他们,很有母仪之风,以后看谁还敢说孤王的美人不祥!”
妲己觉得对大王感到抱歉,她这个时候就好像是以前听说的那种努力扣夫家的钱去贴补娘家的人。
可是天地良心,她贴补的不是娘家,贴的也是大王的子民啊。
为此,她决定对大王好一点。虽然她对大王还没有什么男女之爱,注定了只是先忽悠他,但是大王对她挺不错了。
妲己决定在大王冷落她之前,都对大王好一点。
九尾狐发现妲己就算是出手争宠,她们两个人的行事也大为不同。就像成了宠妃,妲己也不会为她所用。
九尾狐忍不住现身说道:“你还真是心慈手软!那些水灾百姓与你有什么相干?把三成的国库花在封妃大典上不好吗,让所有人见识你的风光。”
妲己说:“这就是人与妖精的区别,我现在过的很好。吃的饱,穿的暖,为什么不把多余的东西给最需要的人呢。再说他们也不是别人,同是这个大地上的生灵,难道不应该互相帮助?”
九尾狐恨铁不成钢:“你怎么这么傻呀!大地上的生灵多了,还不是自相残杀!弱肉强食!牺牲自己的大典给那些普通人,你又能得什么好处?”
妲己觉得九尾狐才傻,妲己的好处是她想不到的。
只要遭了天灾,就是一次最艰难的生存考验。每次靠着朝廷赈济的灾民仍然是九死一生。有了她这笔额外的赈济,就算不能帮所有人都活下来,也至少能够救一半的人吧?
人类一向顽强。也许只是不算多的帮助,一点救济就能帮人们撑过这个艰难的夏天,等到明年,他们就可以重新种植,或者捕猎,抚育后代,总有人能活得下去。
她撒出去这些白来的钱,不知道能收获多少功德!她只是动动嘴皮子,就可以坐在高床暖枕的宫中等功德自己到来。
不过这话她不会跟九尾狐说,两人三观不合,无法沟通,于是不欢而散。
三成的国库银钱那可真不是小数目,纣王不可能同意妲己亲自前往灾区,所以需要个稳妥人帮她办这件事。
邓九公自告奋勇,第一个来请命,柳琵琶也通过九尾狐向妲己毛遂自荐。
都想来为妲己分忧。
妲己都没有同意。
黄河大水,现在朝廷正在赈济之时,派人帮助百姓重建家园的事情还不急在一时。目前最为重的是要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
不能是邓九公等这种贪婪媚上之人,到时候银子都进了他们的腰包,中饱私囊,别说帮助百姓了,好心都能办成坏事。
比干梅伯这些大王的得力老臣,妲己也不想去指派他们。就算指挥得动,他们心中说不定不服,也不是她要的人选。
妲己离开冀州之时,曾经带了苏护还有苏夫人的贴身物件在身边,在他们有难的时候会感应得到。
这天,正在迎香宫清点财物的妲己突然感觉到一阵心悸,察觉到是苏护有生命危险!
妲己大惊!她只用狐狸的样子赶过路,苏护远在冀州,他在那里遇到危险,不知道她全力之下能不能赶到。
就在妲己决定去找九尾狐问问有没有办法更快的赶到时,又感觉到危险消失了。
原来冀州那边苏护才回到冀州,之前他都在外面寻找能够助他伐纣的神将,却没想到回到冀州之后竟然遇到了神鸟青鸾。
正所谓鸾凤和鸣,青鸾和火凤是一对。但是当它们离开伴侣,单独出现的时候就会特别暴躁凶猛。
苏护五年前收服火凤时候曾经打伤过青鸾,这次青鸾埋伏在这个山头是找他报仇的。
普通人根本接不住青鸾吐出的五味真火,瞬间就会被烧伤烧死。
他当时身边有将军邓婵玉和副将土行孙,还有一些小兵。
苏护让普通人都退开,由他来对付青鸾,可是他毕竟年纪大了,已经不是还在壮年的青鸾的对手。
两个将军更是不堪一击。
青鸾吐出一个火圈,将他和邓婵玉、土行孙困在原地,正打算好好折磨,苏护因此遭遇了生死危机,被妲己感应到。
没想到被山坡上的一个人救了。
站在山坡上的人将青鸾打伤并且赶走。那人苏护看不清楚脸,不过却看清了攻击是从他额头上的眼睛发出来的!
那人是个三只眼!
苏护之前得到苍天示意之后,太过着急,看了一遍碑文,就在邓婵玉等人的撺掇下立刻离开,出去寻找符合条件的神将。
当时碑文上面写着这神将饭量大,又目不识丁。
苏护急于寻访,匆匆离开,终究是一无所获。
等到他这次回来才发现之前没注意到的一条信息,那碑文横着看,最上一行竟然是‘三目神将’这几个字!
三只眼,不识字,饭量大,苏护总觉得这些条件很耳熟,好像他在哪儿见过这么个人似的。
邓婵玉和土行孙又总在他耳边提他们的师傅。
这二人师出同门,他们知道侯爷回来之后不可能还注意不到‘三目神将’这几个字。其实他们早就知道这人是谁了,正是前不久跑来参军的杨戬。
他二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损,不想让小兵杨戬出头。还骗杨戬说,千万不可以让侯爷见到他的第三只眼睛,否则会把他当做三目瘟神抓起来砍了。
邓婵玉和土行孙又对苏库说,他们的师傅最近在练天眼通,练好了之后就能长出三只眼了。然后练出天眼通之后,还会需要消耗很多能量,饭量肯定会增大……他们的师傅又会把所有的武功和神通都交给他们。
听着他们硬是把这三个条件往他们师傅身上凑。苏护觉得有些违和,觉得他们师傅总不会不识字吧。
苏护还觉得这个人他好像见过似的,不过一时间又想不起来。这还没等他静下心来思考,就遇到了青鸾的攻击。
好在危急时刻有人突然出现在山坡上,并且将青鸾吓走。
只是那人救了人之后竟然转身就走,半刻都不停留。
苏护愣了一下,立刻对二人说,“那个人有三只眼睛!正是本侯要找的三目神将!你们快去追!一定要拦住他!”
二人土遁先拦住杨戬,威胁他一定不要把第3只眼睛露出来,否则候爷见了他一定杀了他。
等苏护到的时候,三只眼的人已经走了,只留一个跑的飞快的背影。
苏护问原因,邓婵玉二人还说那人就是他们师傅,他师傅还要急于回去修练,所以做好事不留名就先走了。
苏护发怒道:“你们还不说实话!枉老夫那么相信你们,把整个军营交给你们看管!那哪里是你们师傅,穿的明明是我冀州军营的军装,去把杨戬给我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