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龄仍然坚持道:“老陈就是不服!请皇上重判重审。”
皇上被当众这样顶撞还从来没有过,当下难掩怒气:“你真是冥顽不灵,来人,拖出殿外打二十大板。”
作为皇上很少当朝打大臣,除非大臣太过不敬,今天颐龄丝毫不顾皇上的面子,当面顶撞,确实触动了皇上的逆鳞,还有这些天来的烦恼,如果不是他上奏章弹劾舒明阿,就不会发生这么多事,惹得皇上烦恼,后宫不宁,结果绕到最后,他的举报根本不实。今日不打他,也难压皇上的怒气。
颐龄挨打过后,全妃向皇上请求,出宫回家探望父亲,看到她的老父掩面趴在床上,不愿意面见女儿,觉得羞愧难当。大夫说颐龄大人虽然逃过一劫,却因为年纪老迈要很久才能够恢复。全妃认为都是因为自己没用,所以才连累父亲颐龄挨打。她觉得本来应该受惩罚的皇后之父舒明阿却稳稳逃过一劫。全妃在她阿妈的床前发誓,说绝对不会让他白白挨打,一定要报复回来。
道光皇帝当天在朝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被颐龄架在那儿质问,不得不打他以息众怒。颐龄或许是忠臣,但是他也太过自以为是,竟然敢以一己之力,说其他官员都受了贿,简直是引起众怒。但是打完了之后,道光皇帝再到承乾宫面对全妃的时候也有些心虚,特别是这一天全妃从家里回来,更是哭肿了眼睛。
道光心疼地说:“爱妃怎么哭成这个样子?朕不是已经派了御医去府上,说颐龄很快就会痊愈了吗?”
全妃说:“奴才的父亲都年过六十了,他一生为国为君,从来没有私心,就算是对待我这个亲生女儿都怕我给皇上抹黑,总是横眉怒目严厉约束,他自己又岂会犯错,皇上怎么忍心打他?”
对待这位捧在心尖儿上的爱妃难得对他发脾气,道光手忙脚乱地哄了好久,才令他不再那么愁眉不展。
全妃也是见好就收,看到皇上的态度完全软化下来之后,便开始向皇上倾诉她初为皇妃的不安心情,还有父亲仕途的坎坷。
皇上当晚留宿在承乾宫之后中,与全妃倾心交谈,心情大好,觉得全妃更加信赖他,现在已经是全心全意的依赖他。本来皇上也觉得自己对全妃的感情与别人都不同,为了表示伊兰的与众不同,安抚她和颐龄,皇上决定封全妃为贵妃,并且晓谕六宫。
皇太后听说皇上把全妃封为贵妃之后,简直是气得要死,心中憋着一口气,觉得这不是亲生儿子,到底不是一条心,明知道她这个皇太后不喜欢全妃,偏偏要对着干,这么快就把她升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储秀宫里一干奴才也是大气儿都不敢出,生怕皇后发火。其实沅婉又怎么会因为全妃变成了贵妃而大动肝火呢,她知道早晚有这一天,也许日后皇上还会把全妃封为皇贵妃,甚至他们觉得自己这个皇后碍眼的时候,还会废了她,让全妃做皇后。这些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皇后只能尽量拖延全妃一路高升的时间,要说动气是丁点都没有的,只是有些担忧而已。因为沅婉对皇上从来没有过什么期望,所以也谈不上失望。
皇上升了贵妃,天天陪全妃在承乾宫夜宿。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旨意而已,真正的册封典礼还要请钦天监测算她日子,还有一套繁琐的礼节要遵循,少则也要一年多的时间,全妃才能成为真正的全贵妃。
众人以为全妃风头正盛,皇后一定会出手干预,想办法把皇上叫到储秀宫去。但是皇后一次都没有。她把皇上叫来了还得点香,她的香是从在空间格子里拿的,要想重新配置这边还缺两样材料没有找齐,现在属于消耗品,当然得省着点用。
沅婉思忖着:后宫的女人这么多,大家机会均等,全都可以一争上下,各凭本事邀宠,全都指着皇后跟一个宠妃相争,那其他人是不是太无能了一点?其实说起来,皇上的后宫美女当真不少,像是芸飞,就身材修长,体态姣好,除了性格有一点点跋扈,不过她在皇上面前肯定是收敛着的。还有祥嫔,更是温柔婉约,气质出众,连皇后都很喜欢她的小模样。剩下的成妃,林贵人,恬嫔还有其他几个贵人小主,也都各有特色。怎么就让其貌不扬的全妃独宠后宫了呢?果然皇上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欣赏的美点跟常人不同。
皇后觉得,虽然皇上不是她的菜,但是她身为皇后,也有义务好好的教导后宫众人,让后宫能够百花齐放,让皇上可以多点选择,多多的开枝散叶,至少等到想选下一任皇帝的时候,不会伸手一扒啦,连个像样的皇子都找不出来。大清国就算要亡国了,好歹还再能撑上几代。
于是,妃子们再来请安的时候,皇后也鼓励她们这些只会拈酸的妃子去多多争取,而不是跟个深宫怨妇一样,整天只知道抱怨皇上不来自己这儿。没事要在御花园跟皇上偶遇一下,制造一点小情调,唱首歌,弹断曲子,跳个舞等等,实在没有才艺,还可以像祥嫔一样做个菜嘛!
皇后给妃子们上过课,传授了不少技巧,看到她们一个个茅塞顿开,跃跃欲试的样子,皇后不由得笑了。后宫嘛,本来就不是一枝独秀的场所,不然剩下的这些人都叫人家作配角,又有谁会甘心呢?这样大家斗志昂扬的多好!
皇后忽然想到,皇上已经快三十岁了,却还没有个一子半女,作为皇后,搞不好过段时间就会有人给她施压,所以她对皇上生龙子的事,也该上上心了。等到众妃子们受了皇后的鼓励,小有所成,终于有人把皇上吸引过去之后,每当知道皇上要去哪个宫中就寝,皇后会派夫给相熟的妃子送一碗药去,明说是对早日怀有龙胎有利的药。她当然不会什么人都送,就算她送了,别人也未必敢喝。
皇后大张旗鼓的送药,有的妃子听到是对身体好的,有利于子嗣,就毫不犹豫的喝了,也有人留了个心眼儿,怕皇后使坏,悄悄的倒掉。
沅婉又不是老巫婆,专门盯着迫害受宠的妃子,只是让人将药送去就回来,又是不让人盯着她们喝下,所以到底是喝还是不喝,都是她们自己的选择。等到两个月之后,景仁宫和长春宫都传来妃嫔有喜的消息之后,大家才知道,那碗药到底是有什么神奇的效果,原来真是皇后特地让太医开给妃子们调理身体,容易受孕的。这一下,之前偷偷倒掉药汤的悔不当初。
别说只是巧合,巧合怎么会芸妃和祥嫔几乎同时怀有身孕,皇上去她们那的次数也不多,有心人一推断,正是皇后送药的时间。而其他人同样也是受宠,没有喝药的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其他妃子在纷纷打听,才知道那药并不是出自太医院之手,太医只是帮忙把关熬药,药方是出自皇后自己娘的秘方,这种传承上百年的大家族哪家,哪家都会有几张珍藏的药方。
受了皇后赏赐,疑神疑鬼没有喝的人追悔莫及,那些没受赏赐的,也没有那么大的脸去向皇后求药。人家谢太医还说,这药是根据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五行推算出来最佳饮用的时辰,如果今年错过了最佳时辰,就只能等到明年。
太后听到后宫里传的神乎其神,还特地把沅婉叫去问了此事,知道太医所言非虚。后宫之中终于要有孩子降生,太后最近都喜气洋洋的,狠狠地夸了夸沅婉,说她这个皇后做得好,贤惠大度又旺夫。太后还暗示皇后也别只顾着别人,要想想自己,要早点儿怀上皇上的嫡子。
沅婉口中应是,其实心中不以为然,相信照这么下去,她永远都不会怀皇上的嫡子。沅婉甚至不敢想象自己的孩子遗传了皇上这种性格,日后长大,只知道儿女情长,听女人的话,在国政上又优柔寡断,不及其他亲王,那么这样的嫡子还是不要出生的好,就算坐上皇位都容易被人拉下马。大清国已经是日落西山,何必让自己的后代去趟这趟浑水?
沅婉找了机会回了一趟佟府,轻车简从,亲自去看舒明阿。看到他经历了一场牢狱之灾的身体并无什么大碍,精神好像还更好了,简直是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表现。
沅婉:“阿玛,你还好吧?”
舒明阿:“阿玛当然没事了,那个颐龄想扳倒我,没那么容易!这次我大难不死,就等着我向他报复吧!”
沅婉说:“阿玛这次多惊险,你到底知不知道啊?你在牢里听判,额娘在外面各方奔走,要不是最后有个魏佳保善出来顶罪,你以为皇上会那么轻易放过你吗?”
舒明阿说:“我到底也是皇上的岳父,他不看风僧面看佛面,只要有我的好女儿留在后宫,你那么得皇上和太后的欢心,皇上又岂会舍得治阿妈的罪呀。”
沅婉急道:“阿玛,难道你到现在还看不清,难道颐龄就没有女儿在后宫吗?他的女儿更受到皇上的在意,为官这么多年,难道阿玛还没弄清楚立身之本在何处,还指望着靠着裙带关系能富贵一世不成?”
倩柔见沅婉言辞有些过激,赶忙出来说道:“女儿啊,我们都知道你紧张老爷,怕他有事。你阿玛早就盼着你回来,已经让厨房准备好了你最爱吃的菜,我们快点入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