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心计38

女配爱平淡 养心殿 5393 字 8个月前

李怡说:“朕岂是在气她,而是在气我自己。朕的皇位得之不正,全靠马元贽和万剑锋二人拥立,他们一个有权,一个有兵,可惜朕不甘于做一个傀儡皇帝,登基以来只是想为万民谋福祉,未能同流合污。按照佛家的说法就是有因有果,现在朕面临的局面就如刀架颈。”

金玲小声说:“所以杀一个万夫人,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李怡诧异,“你想替她求情?”

金玲说:“就像太后所说,如此刁妇死不足惜。不过她要死也应当死得有价值。”李怡示意她但说无妨。金玲道:“万夫人只不过是马元贽的表妹,马元贽为人冷血自私,为了权势可以不敬君上,六亲不认,何况是一个表妹。相信万夫人的死对马元贽不会有什么影响,顶多是觉得皇上动了他的人,损了他的面子,恼羞成怒罢了。皇上是依律断案,在明面上他也不能说什么。至于万剑锋,我没接触过,倒是要问问皇上对他是何看法。”

李怡想了想说道,“万剑锋这个人,朕是觉得是个可造之材,他带兵打仗的本事无人能及,至于为人,看起来也算耿直忠厚,很有爱国忧民之心,只不过识人不清,与马元贽搅和在一起,实在是人生败笔。他若肯弃暗投明,为朕所用。那是再好不过了。”

金玲说道:“皇上既然有拉拢万剑锋的心思,要杀万夫人就请三思,一个愚妇人死不足惜。可是对万剑锋来讲,就是杀妻之恨。马元贽和万剑锋他们两个的同盟现在到底有多坚固,我不知道。不过,若是万夫人一死,万剑锋或许会彻底倒向马元贽,为报杀妻之仇,被蒙蔽,连一点为良臣的风范都顾不得了。”

李怡皱眉道:“你是叫我不要杀她?”

金玲说:“若能暂时留着万夫人一命,等到万将军回来之后向您求情时做个顺水人情,再以君臣之别,以国家大义晓之。或许可以将他和马元贽分化开,至少会起到松动的作用。”

李怡若有所思,说道:“让朕好好想想,今天直接判处万夫人死罪,确实是一时气昏了头,君无戏言,这话也收不回来了。”

金玲说:“皇上着相了,你是判她绞刑,又没说立即处斩,自然可以延后待斩,对皇上的威信并无影响。”

李怡已经彻底不生气了,“那就传旨说,朕顾念万将军替朕在外赈灾,准他差事办好之后回来见一面再执行,你帮朕草拟诏书。”

“是。”金玲坐到一旁的案上开始写诏书。

李怡说:“还是你想的周到,多亏有你提醒,朕才没有错失一个好机会。”

万将军回京之后,知道孙家碧犯了王法,在宫里给皇上施邪法,判了绞刑,只等着见他最后一面。当他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对皇上觉得万分愧疚。万夫人是他多年发妻,不能不救,主动说愿意以自己的将军之位告老还乡换万夫人的性命。

皇上认为这个时候天下未稳定,可缺不了万将军,一再挽留,终于对万夫人网开一面。君臣二人终于有机会摒弃成见,好好的恳谈了一番。

万将军这才知道,之前对皇上多有误解,都是因人误导所致,皇上并非昏庸之人,反倒是一个一心为民为国的好君主,而他之前一直认为是忠贤典范的恩师才是祸国殃民的奸佞。万剑锋并不傻,这些日子察觉到不对的时候,已经秘密派人去马元贽的家乡察访,得知他在那里良田千顷,豪宅无数,绝对不是他的俸禄能支付得起的,贪赃枉法,鱼肉乡里的事情也没少做。

万剑锋投桃报李,向皇上说出,马元贽曾经跟他商议,送宝贤进宫为妃之后,等宝贤生下太子,就辅佐新君即位,想到万宝贤进宫之后闹出了许多事,而且他的夫人也跟着帮忙争宠,搅得后宫不宁,惊扰皇上,万将军愧疚万分说出这个秘密。

李怡这一惊不小,甚至庆幸自己早就心有所爱,对后宫妃嫔不假辞色,更不可能有人身怀龙胎。否则,不知不觉间一场杀身之祸已经到了眼前。

马元贽尚且不知万剑锋已经暗中投靠了皇上,不过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太担心,因为他结党营私,朝中文武百官,将领将,见到他的势力庞大,投靠他的人不在少数。除了一个万剑锋,他手下出身收买的武将还掌握距离京师不远,多地的军权。

所皇上要对付他,势必要做出周详计划,一举歼灭,否则若死灰复燃,必然会引起不知多少的兵祸,引得天下百姓卷入战争浩劫。

对孙家碧的处置最后决定是皇上有感于万将军爱妻情深,于国有功,免其死罪,夺其二品夫人的诰命封号,并且不可再在宫中居住。万将军和万夫人一起搬出皇宫,皇城夜晚的禁军统领,也由皇上重新指派,是个与马元贽无交情只忠于皇上的忠臣良将担任。

马元贽泰山祭天回宫之后,这件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他更是气得跳脚。他在路上已经生了一肚子气,就算得知万夫人要被处死,也并没有急着回京救援。因为这次万剑锋和高显扬押运救灾的银两到外地周州县,本来这笔钱是马元贽打算全数贪污下来的,中间使了不少手段,都被他们破解。甚至马元贽中途让山贼截了振灾款,以为万无一失,不会有人把自己这个朝廷大官和山贼联系在一起,必然将着大笔的钱财收入囊中。没想到万剑锋穷追不舍,亲自带兵将上山剿灭了山贼,夺回赈灾银两,发放到百姓手中。

万剑锋如此不识抬举,断了他的财路。马元贽岂会不生气!本来他早就接到消息,孙家碧被判以绞刑,他就装病故意慢慢的往回走,势必赶不及救援,让万剑锋承受丧妻之痛,以解他心头之恨。但是没想到,皇帝竟然轻易答应了万剑锋的求情,放了孙家碧一马。马元贽总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其实事情总在渐渐的发生着改变。

自从那一次贤妃被罚禁足,刘三好也跟着受到贬斥,太后就已经取消她的司珍之位,重新做回女史。司珍房能管事儿的人,就剩下刚被提拔上任不久的掌级展笑容了,现在司珍空置,论资历展笑容更不够级别做司珍,阮翠云又早已调任到司设房。若按照以往正太后对阮翠云的偏爱,或许会让她监管两房。可是在刘三好的事情之后,太后觉得阮翠云在知人善任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太后为尚宫局内的人员调动而头疼的时候,身边的紫兰说也许姚尚仪能帮上忙。太后于是想起金玲正是司珍房出身,对于司珍房应该是比谁都清楚,于是邀金玲兼职代管司珍房的事务。所以就导致了这样一个局面,尚宫局内没有最高的尚宫大人,而里面职位最高的是前来代管司珍房事务的姚金玲。她不仅管着司珍房,其他三房大事小情也都会向她汇报一二,让她做出定夺,或是向上禀告太后。众人这才意识到,由尚仪大人过来代掌司珍房,她虽无尚宫之名,却有尚宫之实。

金玲和太后一起说起尚宫局事务时,太后说道:“有你过来帮忙,尚宫局总算是重回正轨了,不用大事小情都过来问哀家的主意,就是辛苦你了,每天要操劳这么多事。”

金玲说:“能为太后分忧,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只是这到底不是长久之计,尚宫局还是应该有个人来主持大局,太后娘娘也该选个尚宫出来了。”

太后说:“哀家何尝不想,只是先前看好的阮司设,哀家又有些犹豫了,想再看看她的表现。”太后突然说道:“以你之见又如何呢,阮司设是否能做好这个尚宫,统领四房?还是有其他人选?”

金玲说:“其实论资历,三个司级都已经在尚宫局数十年之久,比奴婢的年龄都要大,您问她们是否有谁能够胜任尚宫,似乎我并没有这个资格评论前辈。”

太后说道:“无妨,我们只是在这里闲聊而已,你不用不敢说,到底是如何想的,说出来便是,哀家也想看看在别人口中她是什么样的人。”

金玲见太后今天执意要听评价,便说道:“其实在现在的司级之中,奴婢敬佩的是钟司制。”

太后有些惊讶:“哦?为什么?”

金玲说:“钟司制不像其他人那么得人心,只因她处处要强,快人快语容易得罪人。其实她是赏罚分明,不容有私。尚宫局上下,几乎都被她教训过。”

太后听得很感兴趣,金玲笑道:“其实就算被她教训过,大家也都很服气。被教训过,就警惕自己同样的错误不会再犯。而且钟司制向来很有自己的坚持和判断,不会随波逐流,这样的人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占领一席之地,所以我才佩服她。当然,这只是奴婢的一点浅见,其他就没有什么了。”

太后寻思半晌,点了点头说:“其实哀家也觉得钟司制很有能力,应该不属于阮司设,钟司制在司制房多年,论心思可以说是非凡出众,论手艺也是巧夺天工。”

那次的谈话过了不久,太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决定由钟雪霞出任尚宫一职,这一做法让很多人觉得意料之外。阮翠云更是觉得难堪,因为之前太后几乎是内定了她的,这也是尚宫局上下都知道的事情,现在却临时换将,这让她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不过阮翠云这个人向来圆滑,懂得见风转舵,很快就收起脸上的表情,去真心实意的恭喜钟雪霞,看起来就像是她早就知道会是钟雪霞接任尚宫为她高兴一样。

就任大典上,金玲也受邀列席,因为有这么多人在场,钟雪霞向她心照不宣的感激微笑。她听太后的的宫女紫兰说,姚尚仪没少在太后面先说她的好话,钟雪霞这次能够顺利登上尚宫之位是与金玲的力荐分不开的。

时间如白驹过隙,很快到了大中三年四月,吐蕃王子代替赞普出访大唐。皇上命宫中上下准备接待事宜。

御花园里,皇上刚和礼部官司员商量完使者竺馆事情,身边跟着姚金玲,高显扬,一路走来,顺便散散心。一场春雨过后,花园里的花已经微微吐艳,不远处就看到琼花台那里有一个穿着女史服的窈窕身影,纤腰微扭,刚刚灵巧的从树上下来。她看到几人走过来,上前微微福身,露出优美的脖颈,和不赢一握的纤腰:“奴婢参见皇上。”

李怡让她平身,说道,“你刚刚在干什么?”

高显扬关心地说:“是啊,三好,你刚刚怎么跑到树上去了?”在他的印象中,刘三好一直是个端装得体的女子,从来不会做这种调皮出格的事。

刘三好说:“回禀皇上,昨夜骤雨过后,树上的鸟巢被风雨打落在地上,奴婢不忍心看到雏鸟倾巢而下,离开温暖的避风港,于是,亲手把破损的鸟巢重新编好,把雏鸟放在篮里送回树上。”

金玲打量刘三好,她已经做回女史,她们已经有很久没有特地聚在一起说过话了,或者说是刘三好在单方面的回避躲着她。现在见面也只不过是微微打个招呼而已。刘三好这一身淡粉色的女史服,倒是很衬她肌肤胜雪,似乎比司珍华丽却颜色深重服饰更适合她一些,毕竟是二十几岁的大好青春。不过今天这一出花园偶遇不知道是真的偶遇还是特地为之。

不能怪金玲多想,在李怡身边久了,每天这种御花园偶遇,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得到皇上注目的事情少说也要碰到三五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