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他没把这话当真。
队上的知青等了一两月,终于开始有录取通知书陆续寄送过来。嚎啕大哭过后,没有人在这个小乡村停留,他们飞快的收拾了自己的行囊离开了。
孟榆政.审不过关,他是没法去参加高考的。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心上的姑娘离开这里,连句喜欢都不敢说出口。
热闹的小乡村一下安静了不少。
木蓉这一走就是四年。
她报考了畜牧养殖专业,还趁着课余时间去自学了兽医,考到兽医医师资格证。这四年里她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各种知识,几乎都没有和同学一起出去玩耍过。
毕业后她拒绝了学校给她分配的工作,毅然回到了红星大队里。
如今距离改革开放已经过了两年多,村子里和她走时已经变得不大一样了。年轻人少了很多。问了村民才知道,他们很多都跟风去了沿海,想要大干一场。
现在遍地都是黄金,端看你是否会捡。
很多人都是这个思想,总想着去外面拼一把赚大钱,却没想过把自己的家乡建设起来,也能赚钱。
现在队上已经实行包田到户,大家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自己的自己干多少,吃多少,不用再分给别人。一年收获后,除了自家嚼用,还能剩下不少。
肚子填饱了,干啥都有劲儿。
木蓉看了下,村子里养猪的人家已经很多了,几乎是家家都在养。至于大队上的猪栏嘛,也还养着,毕竟一年有那么大一笔钱,不养就太亏了。
这个钱是归到了公帐上,等年底卖了猪给村里人发红。
不过在看到木蓉的毕业证书和医师资格证后,这笔钱就被交到了木蓉的手里。村民都相信她能利用这笔钱给村里创造更好的收益。
说实话,这笔钱也就小几百块,还没她的存款多。但这份信任是无价的。
木蓉拿村子里的钱在后山脚下加盖了一溜的猪圈。又拿自己的存款去买了几十头的猪仔,加上猪栏里原本的猪,差不多都有七八十头了。
所有的猪都按照木蓉的方法来养,饲料是她自己来配,疫苗也是她自己去城里配好了拉回来打的。
忙的跟个小陀螺似的。
当然,幸苦了一年,收获也是巨大的。
到年底那一群两百多斤的猪一出栏,七十多头猪卖了整整一万五千多。而除去买猪的成本,还有疫苗饲料的成本,还净赚了一万三千多。
在这八十年代初的一万三,那真真是一笔巨款。
大队长不是个短视的人,他把村民们召集起来开了个会。商量了下,不分这笔钱,而是拿这笔钱建个养猪厂子起来,由木蓉做厂长领导。
年底卖完猪再分红。
村委会占一成,做村中建设资金。木蓉厂长占一成,还有三成留做厂里的流动资金,剩下的五成将全部按户头来分给村民们。
这一决定获得了全票通过。
木蓉也没辜负他们的信任,只花了两年时间便让养猪厂从万收跳跃到了五万收。
村子里有了自己的厂子,招收的工人当然也是村子里的人。他们既能拿工资,又能拿分红,还不用远离家乡。把那隔壁几个大队的人嫉妒的眼都红了。
好多人都找上门问木蓉买饲料配方,养猪秘诀。
木蓉没有垄断配方的意思,和大队长商量了下,又开了一家饲料厂。一出货就被买光了,卖的那叫一个好。
大把的票子涌进村民的腰包里。
而带来这些票子的木蓉,自然也受到了他们最真心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