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下意识地瑟缩了一下:“大哥,你要干什么?”
他记得,前几次贾赦露出这种神色之后,都揍了他一顿。
贾赦斥道:“哪里还有什么国公府?圣人早已下旨,给府里换了匾额。如今,只有一等将军府。你媳妇儿说什么国公府,是对圣人的决定不满吗?”
贾政嘴唇抽动了一阵,突然回身,狠狠地给了王夫人一巴掌:“蠢妇,你胡说什么?”
一等将军府,自然是一等将军的家,而一等将军贾赦,却只有迎春一个女儿。
贾政在别的地方样样稀松,对这等名分之分,却分外敏锐。
这一巴掌,他打得万分屈辱。
无论王夫人怎么闹,贾政已经决定的事情,她也无可更改,只能不情不愿地同意了。
在否定齐先生的时候,口口声声是为了元春好,说元春是她最疼爱的女儿,不忍心她出嫁了连个诰命都没有。
可是,在商量元春的嫁妆的时候,她却又换了一副嘴脸。
先是要大房出嫁妆,但无论是贾赦还是凤姐儿,自然都是不肯的。
然后,她又惦记上了贾母的私房。
对于贾母的私房,贾赦是不在乎的。他从祖母那里继承的私房,绝对不是贾母那点儿东西能比的。
可他不在乎,却不代表贾琏和凤姐儿也不在乎啊。
他们认为,都是贾母的子孙,私房钱他们都有份儿。
但贾母如何肯呢?
在贾母心里,她的私房钱,那都是留给小儿子的。就算贾政不用,那也该是宝玉的。
她不愿意,小辈们也不能逼迫她。最后,这嫁妆就只能由二房自己出。
但王夫人自己,也不愿意出多少,只愿意出三千。
这个时候,就该贾赦出厂了。
“三千?这还真是亲爹娘。”贾赦用一种鄙夷不屑的目光蔑视着贾政,用炫耀般的语气说,“我家迎春虽然才开始相看,但邢氏已经为她备了五千两的嫁妆,了。琏儿媳妇儿疼爱妹妹,又添了一千。我家迎春一个庶女,都有六千的嫁妆,元春还是嫡女呢。啧啧!”
这个“啧啧”,虽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用在这里,实在是妙极。贾政的脸色一下子臊得通红,气急败坏地冲王夫人训斥道:“你不是最疼元春吗?就给她那么点儿嫁妆?”
王夫人也很委屈:“老爷,你也要想想宝玉呀。宝玉可还没娶媳妇呢。”
提到宝玉,贾政也有些迟疑。贾珠早逝,宝玉就是他唯一的嫡子了,而且聪明伶俐,在诗文上极有天赋。
至于庶子贾环,被贾政下意识地忽略了。
但贾赦就是要给他们添堵的,明知道他们不想给元春多少嫁妆,又岂能让他们如愿?
他挑了挑眉毛,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反正元春嫁得远,人家就算笑话她娘家给的嫁妆少,也是在金陵的,你们也听不见。所以,不用在意的。”
这是一句大实话,贾政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但以贾政这要脸不要命的性子,这种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今贾赦说了出来,就是戳破了贾政的遮羞布,逼得他不得不给元春置办一份体面的嫁妆,以全自己的脸面。
到最后,他硬是逼着王夫人出了五千两银子,交给了凤姐儿,让凤姐儿到了金陵后,就近给元春置办嫁妆。
正月十七,刚过了年,贾琏和凤姐儿便带着宝玉,乘船往金陵而去。
至于掌家权,凤姐儿直接托付给了邢夫人,让准备趁机捞一笔补充损失的王夫人的想法落了空。
王夫人咬牙切齿,邢夫人则是暗暗冷笑当年,她刚进门的时候,也管过家。但那时候,她对府里的情况不熟悉,被王氏给坑了一把,不但丢了好大的脸,还让贾母有借口夺走了管家权。
自那以后,她就再也没有机会管家,没有机会报当年的一箭之仇。
如今么……风水轮流转,她若是不趁机给王氏点儿颜色瞧瞧,王氏就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凤姐儿一行一路顺风顺水,半个月之后,就到了金陵。
因着提前送了信,元春一早就吩咐人在码头等着,等人一来,就被迎进了老宅。
元春见凤姐儿来了,心里叫了一声好。
原本,她是想着,替大老爷梳理一下金陵的族人,政治一下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蛀虫们,以换得更多的筹码的。
可是如今,境况不同了。姨妈给她找了一门好亲事,她已经不需要借助伯父的力量了。
但她毕竟还是贾家的女儿,自小又被贾母教导的以家族为重。如今虽然她对父母失望了,但这种败坏家族声誉的人,她也容不得。
原本她还担心来的是母亲,发愁这些事情不好让母亲做主。如今来的既然是凤姐儿,那就一切好说了。
凤姐儿既是贾家的当家奶奶,又是正统继承人贾琏的妻子,此事由她来管,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凤姐儿没想到,她来了金陵之后,还没替大姐姐操办婚事,大姐姐倒是先送了她一份儿大礼。
经过秦可卿的规劝,凤姐儿可算是明白了,一等将军府的一切,往后都是他们夫妻的,她是主人。凤姐儿也终于有了领域意识,不在如从前一般,能管家就以为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对王夫人挪用公中财物的事视而不见。
连王夫人她都容忍不了,又岂能容得了这些远在金陵的族人,败坏贾府的名声?
在那个梦境里,贾家最后落得那般凄惨的境地,这些族人仗着宁荣二府胡作非为,也出了一份助力。
这一次,她绝对不要落得和梦里一般的结局。她要护着她的大姐儿,护着平儿,一辈子平平安安的。
“我来金陵的时日不长,不比他们根基深厚,暂时也就搜集到这么多证据。你且看看,用不用得找?”
“自是用得着的。”凤姐儿满脸感激,继而又愤愤道,这些个蛀虫,咱们贾家在金陵的名声,都被他们给败坏光了!”
原本她还想着,置备嫁妆的时候,那五千两银子还能漏下一点儿。如今她却是恨不得再给元春添一点儿。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