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怎么了?”莺儿连忙把劈到一半的绣线扔下,慌忙来查看宝钗的伤口,口中一叠声吩咐道,“雀儿,快拿伤药来。”
宝钗任由她摆弄自己的手指,只觉脑子里晕晕乎乎的,眼前仿佛有一块儿香喷喷的大馅儿饼,还没等她撵着去吃,就主动跑到她嘴边儿,硬往她嘴里塞,不吃还不行的那种。
——她总算想起来“楼”这个姓氏为啥那么熟悉了,前世大皇子府中最受宠的一个侧妃,不就是姓楼嘛!
后来,大皇子登基,这位楼侧妃也水涨船高,成了宠冠后宫的楼贵妃,和圣上育有三子二女。虽然宝钗不知道她的儿子有没有登临大宝,但就凭她孕育了那么多子女,后半辈子的日子也不会太差。
当然了,天下姓楼的这么多,也不一定就是这一家的。宝钗自然也不会仅凭一个姓氏就武断的判定这个结果。
她自然还有别的线索。
如果只一个姓氏是巧合的话,那大皇子曾经数次向圣上进献菊花名品做寿礼,被圣人赞为简朴雅致,又怎么说?
若是她不曾记错的话,曾有眼红妒忌的人私底下嘀咕过,说是这楼侧妃曾坏过两门亲事。
这怎么看,都是楼家的大姑娘嘛!
也就是说,她还没想出怎么把自家从四大家族的泥潭里捞出来,救命稻草就自动送上门儿来了?
宝钗有些晕晕乎乎的,一向稳重的她,甚至忍不住向莺儿确认了一遍:“我未来嫂子,是哪家的来着?”
莺儿奇怪地看了她一眼,说:“城西楼家呀,就是世代培育菊花的那家,在咱们金陵城是顶顶有名的。姑娘这是怎么了,突然问起这个”
宝钗笑了笑,掩饰地说:“没什么,只是不知道嫂子好不好相处。”
“原来是这个。”自古以来,姑嫂关系的难处程度,仅次于婆媳。因此,莺儿也不疑有他,笑着提议,“姑娘不是要下帖子,请小姐妹们一聚吗?何妨多下一张帖子,与未来的大奶奶好好认识认识。”
因着楼家与薛家不在一个圈子,也不在一个层次,宝钗是没见过楼家的两位姑娘的,往常更没什么交集。若不然,宝钗也不会听见“楼”字,只觉得耳熟,没能第一时间想起来那位盛宠的楼侧妃了。
“好丫头,还是你机灵。”宝钗赞了一声,索性放下了绣棚,“这帖子,我得亲自写,以示诚心。”
莺儿笑嘻嘻地跟着起身,给宝钗研墨。那边的雀儿已经娶了一张海棠花贴,打开铺在桌上。
宝钗执笔,一手簪花小楷秀气又灵性。莺儿与雀儿自小伺候她,也颇有几分见识,不由交口称赞。
“行了,”宝钗笑道,“你们见过几个人写字?就把我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
待墨迹干了,宝钗把帖子递给雀儿:“去找个机灵的,给楼家送过去,请楼家的两位姑娘一同来。”
既然要请,总不能单请一个,显得他们薛家看不起人似的。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宣辰、宫神家的那位大人50瓶;逍遥20瓶;青鸟信鸾11瓶;我是一只吃撑的喵、竹瑾10瓶;绿豆汤9瓶;大猫不乖7瓶;瑞华坊阿清2瓶;幽幽、颢龄、福气安康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