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奈何,林如海只得说是自己醉了,他才哈哈大笑着,由小厮扶走了。林如海松了口气,到客房洗漱一番之后,倒头便睡了。
睡之前,他还迷迷糊糊地想着:明天一定得告辞,早回去早安心。要不然,看王师兄这架势,怕是连这五个也带不回去。
果然,第二天一早,林如海坚决要告辞的时候,从王琦脸上看到了一抹遗憾与惋惜。林如海摸了把冷汗,拱了拱手,登车就走。
王琦还不甘心:“师弟慢走,我让人给你收拾点儿土特产?”
“不用了。”林如海坐在车里,连头都没露,“师兄日理万机还是请回吧,我那里也有许多公务等着我回去处理呢!”
——呵呵,特产?都是在交趾这地界儿,无论是乌木还是犀角,但凡你这儿有的,我哪儿什么没有啊?
眼见他是铁了心了,王琦也没办法,只得含泪挥手,送他走了。
直到走出五里地,林如海才心有余悸地又抹了把汗,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陪他过来的葛放翁见状,不由笑道:“大人平日里老成持重,倒是少见这般模样。”
林如海摇了摇头,对葛放翁道:“那是因为,我这师兄,他不是一般人。”
一个讲究实干的人,是看重实惠多过看重面子的。他往日里对付读书人的那一套,在王琦这儿作用不大,怎不让他如临大敌?
不过……
林如海摸了摸胡子,若有所思:王师兄这点儿,倒是值得学习呀!
一旁的葛放翁忽然就觉得背上一寒,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可怜的葛幕僚,还以为是别的什么人在惦记他,丝毫燕王不知晓,就是坐在他对面这位,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一下子就得了经验升级了。而他们这些幕僚,则从此开启了悲惨的、被无限压榨的苦逼又自豪的人生。
等一行人来到太原地界,就受到了各层官员的热烈欢迎。原本那五个被发配到这里的官员还是满心的颓丧,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的前途是彻底毁了。
可是,在经过林如海一路上洗脑般的劝说,再看到这么多官员、豪绅亮的惊人的眼睛,他们的斗志突然就又回来了!
——林大人说的不错,他们就算远离了朝堂,照样能发光发热。若是在不通教化的交趾教出一批进士,那他们这些先行者,定然能够青史留名!
一旁的林如海捻须点头,只是笑容让人觉得有些慎得慌。一不小心看见了兰知州怔了一怔,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再看过去的时候,见知府大人仍然笑的温文尔雅,就像这世间最标准的君子一般。
兰知州松了一口气,暗暗自嘲:刚才果然是眼花了!
接风宴过后,林如海就召集了知府的属官,还有五个新上任的先生,就太原第一座学院的集资、选址、设计、修建、招生要求等做出了深刻的探讨。
这其中,最容易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那些当地的富户们一听说要筹款建书院,一个两个都捧着银子送上来,唯一的要求,就是多给他们的家族几个入学的名额。当然,若是几位先生愿意收下一两个做亲传弟子,他们更是乐意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