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六)

通判一职官位不高,权利却重。比如扬州府的通判,便掌握着整个扬州的漕运、水利。林如海这个通判,就是圣人放在扬州的一只眼睛。

如今,这只眼睛不想干了,总得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幸好如今诸子夺嫡还不算太激烈,圣人从容地掌握着朝堂,对于下头的臣子,特别是忠心于他的臣子,很是宽容。

圣人在江南的眼睛不止林如海一个,林如海昏迷数日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早在林如海醒过来之前,就已经被扬州制造以密折的形式传回了京中。

对此,如今的林如海是心知肚明。

他先是上了折子给老圣人诉苦,说自己的身体实在是撑不住了,扬州通判这样的要职,还是需要一个精力旺盛的人来担任,以免误了圣人的大事。

然后就是请罪,他昏迷了这几天,漕帮那边没人看着,着实出了不少乱子。臣精力不济,只能勉强处理。

实际上,不是林如海不肯好好处理,而是漕帮这个组织,牵扯的太多,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林如海在扬州做了近两年的通判了,才勉强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既不耽误朝廷运粮、运盐,也让漕帮有赚头。至于送到他手上的回扣,就算为了让漕帮、让圣人放心,他也心安理得的收了。

是了,除了让漕帮放心,还有让圣人放心。

如今在位的这位圣人,与日后嫉恶如仇、睚眦必报的新帝不同,他老人家很能理解做官的难处。他认为,做官的贪一点儿无所谓,只要把差事做好、只要对他忠心耿耿,他非但不会怪罪,还会更放心。

因为太_祖定俸禄的时候,是沿袭了前朝旧制,这俸禄的确是不高。官员若是不收个冰敬碳啥的,家里连个仆人都请不起。

圣人觉得,如果官员连家眷都养不好,怎么会有心思专心办差呢?贪墨一点儿银两,让家眷过上好日子,也是一个男人的职责。

没错,这就是圣人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但也仅限于如今的圣人了。

若是十几年后的新帝……呵呵哒,贪一两银子就恨不得把你剥皮充草。虽然,这贪污一事,从来也没有被清理干净。

圣人以仁君自诩,自然不会过于为难林如海,只是要求他将漕帮的事情料理清楚,以免接任的人手忙脚乱。

三个月之后,林如海的调令下来了。是平调入京,任命他做了正五品的礼部员外郎。

礼部皆清贵之臣,更何况,林如海由外官入京,未曾按例降上一级半级,平调入京,不亚于连升三级了。

一时间,京中众人都知晓,这林如海怕是个简在帝心的人物。因此,他还未入京,提前入京打点,顺便收拾京城府邸的徐松,就接到了许多拜贴,都是想要拜访林如海的。

徐松并不敢擅作主张,只是将所有拜贴都收了,对送拜贴的人也都客客气气的,谁也不得罪,谁也不谄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