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四十四)

原本属于三皇子党的犯官感激涕零,决心把旧主子抛到脑后,一心为新帝效忠。

而原属于太子一党的的犯官们的态度,就毕竟微妙了。

他们中有一部分很识时务,觉得反正新帝也是出身太子一党,不会猜忌他们,直接就更弦改张,向新帝表效忠了。

这一部分官员,与许多三皇子党的官员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都是科举入仕的文臣。

说他们识时务也好,酸一点儿的说人家没气节也罢。在他们看来,他们为了旧主,已经丢了官位、丢了功名,差一点儿就丢了性命了。他们已经仁至义尽,为主尽忠了。

如今,新帝赦了他们的罪名,没有让他们给祖宗蒙羞,又恢复了他们的功名,说是恩同再造也不为过。

这样的大恩,若是他们不粉身以报,那还配做人吗?

所以说,官字两张口,同一件事,单看你怎么说了。

反正六爷对他们的心理历程也不在乎,他只是想手底下有人干活儿而已。

是的,如今成了太上皇的老圣人越发沉迷于带孙子,甚至已经开始罗列孙子四岁以后的学习项目了。老爷子是摩拳擦掌,一心想要教出一个合格的太子,自然就没心情管朝堂上的破事儿了。

老圣人撒手的太早,圣人免不了手忙脚乱,早上给老圣人请安的时候,还会抱怨几句,让老圣人嘴上嫌弃,心里受用不已。

毕竟,他就算主动退出了朝堂,儿子能不贪恋权势,做出宁愿有他在前面撑着的态度,他还是很欣慰的。

没有一个老头老太,不喜欢儿子孝顺自己的。而身在皇家,圣人的这种态度,就是孝顺的标杆了!

有不恋栈权势的圣人对比着,每次来请安的时候,都明里暗里的索取高爵的忠敏郡王,就显得格外不讨喜了。

于是,就在圣人已经认命,准备给忠敏郡王加爵的时候,老圣人发话了:“老九还年轻,压他几年,方是对他好呢!”

圣人暗喜:“儿子都听父皇的。”

——只要有了老圣人这句话,压几年还不是圣人说了算?有了更讨喜的大孙子,老圣人哪里还会时刻惦记着越来越不省心的小儿子?

再说了,比忠敏郡王更小的又不是没有。

大赦天下之后,圣人便颁布了圣旨,以新上任的礼部尚书为正使,两个宗室老国公为副使,册封潜邸侧妃王氏为皇后。

皇后正位中宫之后,才是新帝对兄弟们的加恩封赏。至于后妃们的册封,还要再往后推。

作者有话要说:刚刚接到系统通知,从7月15到7月30号,因系统改造,可能无法更新了。我也不知道是涉及某些分站,还是所有的站。

所以,在这儿提前说一声。

如果明天没有看见更新,不是作者菌偷懒断更了,都是晋江的错!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5052465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与王同袍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