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他刚回家的那股兴头没了,抱着书在一边看一边跟折绛唠嗑,“绛绛,我发现,要是我一直是这个奉例,我就是卖了自己都没法子养活你。”
折绛已经见怪不怪他歪题的速度了,也跟着道:“十两银子够干什么,买一件衣裳都不够。”
沈明臻就道:“我们那里其他的四个典事,家里除了岳父家是富商那个好一点,剩下的三个都有些.......穷。”
他脸绷的紧,肃穆道:“我今天才从钱风棋那里听说,那个莫文,别看整天笑呵呵,但是日子过的可苦了——他一个人十两银子,要养全家呢!”
折绛觉得他大惊小怪,但是想了想,沈二少爷从来不知民间疾苦,现在都知道十两银子买不到一件好衣裳了,同情一个十两银子养全家的人也没什么。
她只好纠正他,“那你知道,平民百姓一个月家用银子才多少钱吗?”
这还真不知道,沈明臻就问:“多少啊?”
折绛伸出一根指头,“一两。”
沈明臻长大嘴巴,“这么少?”
折绛就冷哼了一声,“当然,这还是一家的用度呢——十两银子养一家?那还是好的呢。”
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十钱银子,一钱银子又等于一百个铜板,一个铜板相当于现代的人民币一块钱(折绛发现一个铜板大约能买一个大肉包子),那就是说,一两银子等于一千元,十两银子都算是一万元人民币了。
沈明臻这种的,还是低薪呢。
所以说,平民家庭要是能出一个官,那对于乡村人来说,就是一步登天。
这么一想,沈明臻就觉得饭里的肉格外珍贵,他珍而重之的吃完后,认真道:“绛绛,我决定了,以后我的奉例到了,我只能给你七两银子了。”
折绛闻言差点笑出声,“哦?你本来想给几两的?”
沈明臻又啃了一块肉:“十两!”
折绛就问:“那剩下的三两你准备干什么啊?”
沈明臻支支吾吾,“存起来。”
他要做私房钱!
其实今天李庆和钱风棋已经跟他说沐休的时候给他办个接风酒,请他去酒楼吃一顿饭,孙丘和莫文也去,沈明臻刚开始还没什么感触,现在这么一听,就知道钱肯定是四人中的某一个出或者某人平摊,他愁道:“哎,我也出点钱吧。”
折绛就问:“你要请他们吃吗?”
沈明臻捂着钱袋子猛摇头,“怎么可能!”
他悄咪咪凑过去,“绛绛,做人可不能这么实在!”
“我本来就比他们有钱,要是请一回还好,要是请习惯了,他们都习以为常怎么办?所以啊,这第一次接风酒,我不能占他们便宜,但是也不能让他们觉得我的钱很容易掏,不然以后出去就都是我掏钱了!”
大家都在一个屋子里呆着,下值又早,他看沈路和沈明行两个,很多时候都是下值之后在外面吃了才回来,想来他之后也会经常跟着出去吃吃酒,那要是每次都花钱,他还怎么给绛绛零花钱?
他嘀嘀咕咕的,“笼共才这么多钱,我才不当冤大头呢。”
折绛却道:“那要是第一次吃酒你就算的这么清楚,那别人觉得你抠门怎么办啊?”
她说完笑嘻嘻的去看话本了,独留下沈明臻在那里愁苦。
官场,真是太累了!
作者有话要说:啊,吃饭,三更在下午九点。
么么啾,除夕快乐啊小伙伴们。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