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臻被抬回了苍竹院。
这回还睡上了床。
但他心里并不开心。
他看着帘子外的折绛正跟沈妈妈在说什么话,声音很低,他听不清楚。
——我怎么就这么蠢呢?怎么就问了绛绛那句话呢?
她跟穆家的事情就不应该问!
现在好了,她都不高兴了。
他叹了口气,趴在床上垂头丧脸,但因为折绛还在外面,他并没有让自己看起来十分憔悴,而是特地用小梳子梳了头——吸取上次的教训,即使屁股朝天,他也要保证自己的脸依旧英俊!
另外一边,董妈妈在跟折绛说悄悄话。
她小声的嘀咕:“以前老奴觉得您嫁给沈二少爷,算是半辈子毁了,现在却觉得未必——”
董妈妈眉飞色舞:“穆家八娘那个贱婢生的玩意,被人当枪使,从云州开始,就说了你多少坏话,以前每次老奴就听老爷和夫人不断的上门去跟穆家老爷谈话,警告,威胁,什么都说了,但人家停嘴了吗?该说什么还是说什么,您明明清清白白一个人,硬把你的名声说毁了。”
她心里十分痛快:“那时候老奴就想着,要是以后有机会了,老奴就要亲自将她狠狠的打一顿,往她嘴里塞块抹布——她的嘴可比抹布脏多了。”
折绛在旁边看着药,闻言笑道:“这下子可好了,你家姑爷替你还愿了。”
董妈妈看了看里间躺着的沈二少爷,乐道:“还真是,老奴这心啊,别提有多高兴了。夫人,老奴现在算是明白了,这纨绔啊,也有纨绔的好处。”
她在那一边扇着药罐子的风,一边轻轻道:“你别看他这事做的儿戏,粗鲁,暴力,但是你想啊,多解气啊。老奴这三个月看着,二少爷心底善良,不是个不讲理的人,你说,连他都气不过要打一个小女娘了,那该是说了多么过份的话啊。”
折绛似笑非笑:“你现在倒是对他十分推崇。”
董妈妈就道:“哎,老奴这是实事求是。”
她完全忘记了自己当初因为知道沈明臻是个不读书的纨绔后那心如死灰而后灰飞烟灭的时候了。
董妈妈恨恨的道:“要是老奴在场就好了,一定要狠狠掌那小贱人的嘴!”
她家姑娘多委屈啊,在云州时,穆家势大,折老将军和夫人一家子都不敢将人得罪狠了,穆家八娘也不要脸,多次警告之后,明面上不再说,但是只要云州来个小女娘,就下帖子邀请人去穆家做客,然后在屋子里大肆说她家姑娘的坏话,别人畏惧穆家权势,当然也不会说:哎,穆家八娘说你这样那样了,她们只会缄口不言,然后她家姑娘的名声就坏了。
当年跟折家有意要结亲的陈家二少爷听说折绛被骂了,竟然什么也不做,只是表一番自己不会相信云云,让折绛不要担心等等,气的董妈妈差点就要破口大骂。
——现在沈明臻竟然动手打了穆家八娘,董妈妈那个心哦,暖洋洋的,看沈明臻的眼神,欢喜的像个什么似的。
折绛摇着小扇子,懒懒道:“你收收嘴角,别笑出声。”
董妈妈就道:“夫人,老奴没读过书,以前最推崇的便是读书人,但是现在经过这事算是明白了,什么读书人,嫁的人行不行啊,就跟是不是高官厚禄没有一点关系,他高官厚禄能为你打人吗?没准还要劝你忍下去。”
折绛见她越说越兴奋,连忙制止道:“好了好了,你专心熬药吧,我去看看他。”
她站起来,董妈妈拉住她:“夫人,老奴就再说最后一句。穆家八娘在背后说了你这么多年,有说相信你让你放心的,有说让你忍下去的,有劝你大度的.......只有二少爷,直接替你打了人,老奴觉得,他就比别人强。”
董妈妈极其唠叨,一说起来还不让折绛走,也跟着站起来道:“当然,二少爷做的这事,也十分粗暴——老奴知道,当年咱们家大少爷和二少爷也替你暗地里报过仇,穆家八娘的名声也不好听,但是这有影响什么吗?老奴觉得一点儿也不解气!”
她语无伦次,激动的很,“况且二少爷还小呢,才十五六岁,他能做到这份上已经很不错了——”
折绛头疼的很,她赶紧点头:“知道了知道了。”
董妈妈张了张嘴,最终道:“你别总是推开人,你也给别人一个机会。”
折绛没点头也没摇头,她走进去看沈明臻,他正趴着,见了她来,还有些不好意思:“绛绛,你在替我熬药啊。”
折绛点头,坐在他身边,轻轻问:“你为什么要打她啊?”
沈明臻不解:“啊?”
折绛就道:“你可以选择踏出雅间门,站在道德的高点斥责她背后造谣,也可以跟她一样,在背后造谣她也是极其恶心之人——你为什么选择直接打人呢?”
沈明臻就有些羞愧。
他慢吞吞的道:“她骂你,我就想打她。”
——但他其实也想骂,就是没跟小女娘吵过,万一吵不赢怎么办?
这个他暗暗的藏在心里,没有说,他怕丢丑。
折绛又是第一回碰见做这种事的人,她坐在那里,光线从窗户里漏进来,晃在她的脸上,让沈明臻猜不到她在想什么。
他有点后悔。
——是不是太冲动了?
圣人好像说过,君子动口不动手,那他这手脚都动了,是不是在绛绛眼里,他是个特别不讲究的人?
他又焉了吧唧的了。
他之前看过话本,话本里的大人物在解决事情的时候,都是“不动声色”,“城府极深”,“一环套着一环”等等词汇形容,哪像他,直接打人不算,还被自家爹抓住了,现在屁股开了花——别说威风了,他现在屁股正吹凉风呢!
他这边陷入“后悔-很后悔-极度后悔”的逐渐转变中,折绛慢慢的起身,去了小厨房。
她突然有点想吃碗热腾腾的南瓜粥。
没来由的。
这粥的做法,是唐家大姐姐教她的,那最近牵扯到穆家的人和事太多,她能想到这粥,也算有缘故。
她不愿深想,将厨房的人赶了出去,自己一点点剔着南瓜。
有时候寂静的环境里,就爱想起从前。
折绛不免又想到了很多云州的事情。
她两岁的时候,曾经被人推进过寒潭,董妈妈将她救上来后,她的身体就不是很好了,即使天天吃药吃了两年,也患有畏寒之症,后来长大了,大夫说寒气入体,不治好了,以后难有生育。
她娘吓的要死,天天在家哭的眼睛都要瞎了,正好嫁在江南的二姐生了小侄儿,写信回来说请了一位名医,妇人家疾病极为擅长,已经请人留在江南了,让折母带着她去江南,一来看看小侄儿,二来养养病,云州毕竟天寒,不适合养病,三来便是让名医诊治,一举三得,折母便带着她出发去江南了。
当时十七岁的唐大姐姐刚嫁进了穆府,听闻她要去江南,特地到了折府,给她煮了一碗南瓜粥。
折绛五岁跟着她屁股后面学刺绣,学了五年,如今十岁,算来就是南瓜粥,也吃了五年了,她吃完一碗叹气:“那到了江南,没你煮的南瓜粥,我可怎么活哟。”
唐大姐姐梳着妇人头,笑的十分甜蜜,点着她的头:“你就懒吧,法子早就教过你了,你自己煮就行,再不济还有董妈妈,哪里就吃不着了。”
她自从知道折绛有寒症之后,便会每天给她煮一碗,觉得暖胃,但没滋没味的,刚开始折绛十分抵触。
她是个无辣不欢的,每当唐家大姐姐逼着她喝粥,她就会挥着小胖手大力反抗:“将粟米煮烂了,那粟米的灵气都没了!南瓜粥不就是南瓜和放了水的粟米和在一块煮吗?那我就不能将三者分开,吃一口热腾腾的米饭,再吃一碗热腾腾的南瓜,最后喝一口热腾腾的水吗?”
最重要的是能加一勺辣椒。
唐家大姐姐有时候被气的急了,也会吼她:“那能一样吗?粥能暖胃,多少年的道理,喝一碗怎么了,你再跑,再跑我就打你了!”
折绛才不听呢,还敢跟她呛呛:“你怎么这么老古板呢,多少年的道理它也有错啊,真的,姐姐,你仔细想想我说的话,圣人也是人,也有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