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选择投降的是伊卜拉欣的大儿子穆罕默德,但被宋军军医给救了回来的伊卜拉欣却担起了所有的‘骂名’,更带头皈依了佛教。
所以,东喀喇的局面还是比较稳定的,西征大军,全军士气旺盛,大军还能再战。
岳飞的折子就是请战的,请赵构下令,允许西征大军继续趁胜攻拔西喀喇。
赵构看的沉默不语,岳飞的折子就是一完全从军事角度出发的奏折。
对于他来说,只要西征大军还保持着战斗力,只要西征大军的军需供给还不成问题,只要被征服的东喀喇局势还算稳定,那大军自然就能继续往西进攻。
可赵构不能这样想。
针对东喀喇,内阁早就拿出了一个系统的规划。
从设立州县到官员委派,从土著治理政策到移民税收,乃至是塞北草原之民的迁移。大宋是鼓励塞北之民向西迁移的。
后者近来的生活水准太好了,人口增长迅速。
眼下还没几年,乍然一看是很不起眼的,只是部落里多了不少小孩。
但照这么个速度下去,等个十几二十年你再来看?
这是一个大问题。
必须要移民的。
但是塞北游骑的人群中身份却有着不小差异。
那有的人是牧民,包括不少契丹人和奚人;但也有不少人是牧奴,是属于贵族头人的奴隶。
哪怕是最简单的牧民,想要托里部落迁移到外地去,那对部族也是一个伤害和损失不是?
这点上不理顺,不做出具体的区别对待,想要顺利的完成移民迁移,那是不可能的。
再由就是汉民的迁移,这事儿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