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孟昔昭今天不哭了……
自然是因为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不适合哭。
发生了坏事,大哭一场,跟皇帝卖卖惨,皇帝稍微有点同理心,还愿意听一听,但发生了好事,而且还是发生了对皇帝来说特别好的好事,孟昔昭再哭,估计就只能让天寿帝觉得烦了。
毕竟这是天寿帝,出了名的自私又任性,他现在满脑子估计都是左贤王写的那份手书,哪有闲工夫安慰孟昔昭。
果不其然,秦非芒刚把孟昔昭从地上扶起来,天寿帝就急急的问他:“左贤王手书,你可带来了?”
孟昔昭也不含糊,直接就掏向怀中,他也一脸的郑重,“这一路,臣都把手书贴身存放,时不时就摸一下,生怕出什么问题,那样的话,臣就是死一百次也不足惜,好在这一路顺顺当当的,手书也成功送到陛下手中了。”
说着,他转身,把那封合约双手送到秦大官手上。
秦非芒接过,快步走向天寿帝。
后者连屁股都抬起来了,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望眼欲穿。
接过来,天寿帝赶紧打开,一目十行的往下看。
这上面有两种语言,一种是汉字,另一种就是匈奴字,天寿帝看到上面写着,马匹定价由二百两银,改为一百二十两银,白纸黑字,绝不会有错,心里美得都快冒泡了。
天寿帝合上这封手书,看着孟昔昭的眼神,都快赶上看他老丈人的眼神了。
他感慨道:“朕当初给你密旨,其实并不相信你能办成这件事。”
孟昔昭:“……”
就是这么想,你也不能这么说吧。
你爹没教过你什么叫为君之道吗?
好吧,就是教了,都大权在握十五年了,天寿帝估计也不会遵守了。
孟昔昭默了默,然后做出羞涩的神情来:“其实,臣也能想到,毕竟臣过去的名声……实在是太差了,后来也没考出个功名,陛下身边能人辈出,臣人微言轻的,一点都不起眼,陛下肯给臣这个机会,也不过是心中仁善,不忍让臣拂了面子罢了。”
一句话,即使是你狗眼看人低了,那也是我的错,作为陛下,你是一点错都没有的。
……
天寿帝听得十分满意,像孟昔昭这么识大体的臣子,已经不多见了。
“哎,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你办成了这件事,便是大大的功臣,朕是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孟昔昭的表情写着感激涕零四个字,心里想的却是,你敢亏待我一个试试?
我做的这些事,不管放到哪个世界哪个朝代,都是要流传千古的,就算混不到必修一里面,也能进选修四!
你要是亏待我,你就等着被人戳脊梁骨吧!
……
天寿帝当然不知道孟昔昭心里的内容有多大逆不道,他重新打开手书,继续往下看,而这一看,他突然愣住了。
“怎么这后面还写
着,齐国要购入匈奴的铁矿、牛羊和兽皮?人物有关的、或者特别缠绵悱恻的。
不是没有官员发现这一点,问题是,发现了也没法利用这一点投其所好啊,他们都在高官手底下做事,总不能把自己顶头上司的八卦抖落给天寿帝吧,那以后自己还混不混了。
至于猎奇的,要么自己编,要么出去找,可前者费智商,后者费力气,总之,都不容易。
于是,发现了这一点的人,基本上都是拿爱情故事去吸引天寿帝的注意。
第一个去的人收获挺大,第二个也不小,然而第三第四、乃至第五第六,听到现在,天寿帝是经验越来越多,心中那条动容的线也越来越高,基本上没人能再讲出让他特别喜欢的故事了。
而孟昔昭现在,就等同于第一个拿着爱情故事来讨天寿帝欢心的人。
外国八卦耶!外国夺嫡的八卦耶!几乎把整个匈奴的大人物全都囊括进去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平时一个个高高在上、只拿鼻孔看人,现在,都从神坛上下来了!
而且孟昔昭讲的时候特别口无遮拦,说两句,就要自己吐槽一句,一点尊敬匈奴人的意思都没有。但他这样,恰恰每一句都说在了天寿帝的心坎上,说出了天寿帝不能直接说的心声。
期间孟昔昭还夹带私货,偶尔提一句太子在匈奴人面前表现得很好,彰显大国风范,比那大王子二王子三王子的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再提一句丁将军真的很会带兵啊,他新提拔的统领看着年轻,但本事比多少老将都厉害,那大王子号称匈奴第一勇士,一招都没接下来,就败了。
送亲队伍是不到午时进的应天府,孟昔昭午时一刻才来到皇宫,而现在,外面的太阳都落山了,孟昔昭才讲到他拜托金都尉救自己这边一命这里。
正是抓心挠肝的时候,天寿帝连饭都顾不上吃,还是被秦非芒提醒了一句,就算他不吃,孟昔昭估计也饿了,他这才令人摆膳,同时,让孟昔昭一边吃,一边继续跟他讲。
……这样孟昔昭能吃下去就怪了,所以主要还是天寿帝吃,而他在一旁接着往下说。
如此跌宕起伏又惊险万分的故事,天寿帝这辈子恐怕也就能听这么一个,至于一开始天寿帝好奇的下药,他都快把这事忘了,等孟昔昭重新提起来的时候,他还愣了一下。
孟昔昭并没有跟天寿帝隐瞒,他直接就说了,那是绝育药,可以让牛羊不再发情,而且他也把自己的险恶用心告诉了天寿帝,一边给匈奴的牛羊绝育,一边再大肆收购他们的牛羊,让他们变得无肉可吃,无钱可赚。
而目的,孟昔昭换了个说法。
他说他这么做,是因为匈奴人过去赚了太多的黑心钱,他想教训他们一番,让他们也尝尝吃亏的滋味。
天寿帝原本听着的时候,其实表情已经有点不对了,他是希望自己的臣子有能力,可又不希望自己的臣子太有能力,不然就会衬托的他很无能,而且也会让他犯嘀咕,这人这么厉害,自己真能压得住他吗?
孟昔昭能想到在牛羊身上下手,断匈奴的命脉
,天寿帝很容易物伤其类,甚至由此警惕起孟昔昭来,但孟昔昭在他这个疑虑彻底坐实之前,就暴露了自己狂妄短视又意气用事的一面,让天寿帝的心放松了一半。
另一半,则是在孟昔昭提起女真的时候放松了下来。
就说嘛,他一个十几岁的小郎君,怎么会有如此狠毒的心思,原来是从女真人那里得到的灵感啊。
看着天寿帝的表情又恢复了平日的模样,孟昔昭也松了一口气。
他其实也不想把这件事告诉天寿帝。
但不说不行啊,天寿帝才是最终拍板的人,如果他不愿意买牛羊,非要换成别的,那郁浮岚那几天的苦就白吃了,而滕康宁这一路的努力,也全都喂了狗。
所以必须告诉他,让他知道这么做可以削弱匈奴的实力,他才会勉为其难的支持这件事。
期间,孟昔昭悄悄看了一眼天寿帝。
他不能每回都这么大费周章的,先不说他有没有这种精力,就是天寿帝,也不可能次次都听他的,万一哪天脑子抽了,他也开始实行“抛开事实不谈”这种离谱政策,专门跟孟昔昭对着干,那他上哪说理去。
所以,他需要一个能跟天寿帝说得上话的人,来替他做这些琐碎的事。
他第一反应是看向天寿帝身边的秦非芒,但是想了想,他又在心里摇摇头。
秦大官多精啊,他怎么可能上孟昔昭的船,不跟孟昔昭合作,他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根本没有进一步的空间了。
这件事先搁置在一旁,孟昔昭的故事讲完了,天寿帝听得一本满足,感觉自己今晚睡觉都能睡得特别香,他跟孟昔昭说:“这两天你就在家好好休息,三日后来上朝,朕要对你们进行嘉奖。”